死刑花大錢 不如投資教育

死刑花大錢 不如投資教育     
2009-10-11 立報

【記者李育真台北報導】為了正確宣揚反死刑理念,「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翻譯《2009年世界反死刑日教學手冊》,透過教師培訓、加入台灣案例,將教材轉化成本土語言。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蘇建和案是台灣司法史上的重要案例,將納為手冊的教案內容,讓民眾正確認識反死刑的理由。

社團製編教學手冊

林欣怡表示,手冊翻譯編輯完成後,將舉辦工作坊,教導老師如何在課堂上運用,並與社區大學合作,讓種子師資傳播反死刑的理念。今年適逢兒童人權公約20週年,世界反死刑聯盟也發起一項「支持廢除青少年犯的死刑判決及執行」的國際連署,呼籲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蘇丹及葉門政府,落實已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停止執行未成年人死刑。

10月10日是國慶日,也是第7屆世界反死刑日(World Day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台灣廢死聯盟2005年成為世界廢死聯盟成員,每年反死刑日,都會與世界同步舉辦活動。

林欣怡指出,去年死刑日針對6個可能廢除死刑的亞洲國家提出訴求,今年推出反死刑教材,希望與向下紮根,讓青少年認識社會的面貌。

《2009年世界反死刑日教學手冊》內容包含國際人權、國際法脈絡、死刑與人權等9個死刑相關主題,每個主題都收錄各國案例,附上討論題綱與角色扮演活動,方便學員討論。例如,學員可討論是否贊成執行青少年死刑,或者模擬參與聯合國討論死刑存廢的會議,扮演贊成國或反對國,互相辯論。好處是可以了解聯合國的運作方式,如果覺得距離太遙遠,也可以將時空背景改成立法院。

美國死刑耗費3百萬

林欣怡說,這本手冊提供許多國際資訊,有助民眾擴大國際視野。手冊中提到死刑與成本的概念。以美國為例,對一個犯人處以死刑將耗費高額的司法資源,至少3 百萬美金,在成本考量下,有團體呼籲將死刑改成終身監禁。相較之下,台灣執行時間短、耗費資源少,這些差異的討論有重要的意義。

在國外,這本手冊設定對象為14歲到18歲的青少年,廢死聯盟副召集人、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林佳範教授與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這本手冊在台灣比較適用於16歲以上的民眾。因為台灣民眾參與公共經驗比較晚,將使用讀者年紀往後延,不僅大學通識課可以採用,也可向一般社會大眾推廣。

影展反省社會問題

廢死聯盟將自即日起至14日,在中正大學及南華大學舉行「殺人影展」,共有4個場次。今年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法律系、哲學系以及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系主動與廢死聯盟合作,希望讓學子了解廢除死刑的論點。

其中,《汝不可殺人(Thou shall not kill)》是一部關於美國德州死刑犯的故事,義大利導演專訪監獄裡的死刑犯,請他們談死刑制度。男主角是一位出身於社會底層的黑人死刑犯,他因犯罪入獄,在監獄裡唸書、寫詩,教導獄友讀書寫字。他受訪時表示:「如果政府將殺我的這3百萬美金拿來教育我、改善環境,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林欣怡聽到主角的這一席話時,忍不住起雞皮疙瘩。她指出,如果社會只將死刑視為最重要的結果,不去思索犯罪成因,那麼所有社會問題都將無解。主角的感受很真實,與其將錢耗費在死刑上,還不如用來投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