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星期四】「可歸責」的死刑冤錯刑事補償?

 Registration is closed for this event
本次【廢死星期四】活動,我們邀請了具死刑冤案救援經驗的夥伴及專家,從他們曾經聲援的個案、從刑事補償制度面,來談談他們的觀察與建議。
2021-01-28 19:00   through   21:30 Add to Google Calendar
2021-01-19 11:00   through   2021-01-28 17:00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鎮江街3-1號

【廢死星期四】「可歸責」的死刑冤錯刑事補償?
時間|2021年1月28日(週四)晚上7點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

主持|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

主講|林俊儒(司改會專職律師)、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蘇建和案救援大隊成員)、邱顯智(立法委員)

主辦|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依我國現行刑事補償法的規定:遭到羈押、執行徒刑等各種原因拘束人身自由,國家應補償金額範圍,以3,000到5,000元之間折算1日;但若有可歸責於當事人的理由等原因,則降為1,000元到3,000元之間折算1日。具體的金額,由受理機關審酌公務員行為違法或不當的情節,以及受害人所受損失、「可歸責」事由的程度等決定。

而實務上不乏出現法院認為個案雖被冤判死刑,但因為「審檢歷來的決定並無違法或不當、無法認定警察有刑求、被告及其律師先前並沒有盡力做有利事實的主張以及證據調查聲請」而「可歸責」於被告及其律師等諸多事由,所以最終僅能給予部分的補償,而不能給予現行刑事補償法的每日最高額的補償。

不過,以死刑冤錯案為例,數十年的死牢冤獄、失去的人生精華歲月,該用什麼來補償?而當國家面對蘇建和等三人、徐自強、鄭性澤,到謝志宏,特別是這些過去曾遭判處死刑、面臨隨時遭死刑執行的「前死刑犯」,又要從何補起?現行的刑事補償法規定及實務有沒有什麼問題點?

本次【廢死星期四】活動,我們邀請了具死刑冤案救援經驗的夥伴及專家,從他們曾經聲援的個案、從刑事補償制度面,來談談他們的觀察與建議。

※因應疫情,當天我們會做以下入場管控,再請參與者留意與配合,非常時期敬請見諒:
1.我們會將座位管控在40位以下;
2.參與者請記得戴口罩;
3.入場前請先量額溫及噴酒精;
4.我們現場會請您留下聯絡資訊;
5.有感冒症狀或身體不適請先在家休息!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鎮江街3-1號
Phone: 0223951158
Email:
活動資料
活動代表圖
國際會議
姓 Family Name
名 Given Name
電話 Telephone (+country code)
國籍 Nationality
單位 Organization
職稱 Job Title
使用語言 Languages Used
飲食 Dietary Preferences
報名場次 Events Registration
參與廢死或人權運動的時間 Number of years of involvement in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or human rights movements
推薦單位(聯絡人)You are recommended by which organization (Contact person) ?
生理性別 Gender
是否需要補助?Subsidies Needed?
是否需要無障礙溝通服務?(例如台灣手語、聽打)Do you require accessib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其他問題或須提醒主辦單位的事項 Questions or other matters to remind the organizer
電子郵件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