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親愛的朋友,場地的坐席人數上限為85人。這次的活動已經超過35人報名,若您依然願意參與,我們也歡迎席地而坐。
2016-08-04 19:00   through   21:00 Add to Google Calendar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北平東路7-4號2樓
 
 
【#17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八月份的怕死讀書會,不讀書,讀電影。
紀錄片:《最後的晚餐》
 
時間:2016年8月4日(四)晚上七點
地點:廢死聯盟辦公室 (台北市北平東路7-4號2樓)
主持人: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
與談人:蘇建和(從事司法實務工作多年)

影片介紹:
瑞典‧2005‧DVD‧彩色‧58分鐘‧普遍級
導演:拉斯柏格隆&麥特畢傑 (Lars Bergström & Mats Bigert)

「如果生命預知死亡即將來臨,會有什麼樣的表情?」美學大師蔣勳認為鬼才達文西最有名的一幅壁畫「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提供了答案,因為「達文西要繪畫的不只是『晚餐』,而是一個生命不可逃避的宿命主題——死亡。」蔣勳在「破解達文西密碼」一書中這麼說。

與達文西畫作同名的這部紀錄片,同樣延續了達文西的企圖,除了揭開環繞著死亡周遭的神秘外,更讓世人思考被決定的死亡(死刑)的荒謬。而讓知道死亡即將來臨的人享用(選擇)最後一餐,究竟是因為信仰?贖罪?憐憫?還是讓活的人自己心安?

紀錄片「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以最惡名昭彰的美國德州Huntsville州立監獄中,十幾年來共為200個死刑犯準備「最後晚餐」的廚師Brian Price,如何料理這「最後晚餐」為主軸,同時考據了歷史上不同時期,與世界上不同國家關於「最後晚餐」的不同處理方式,用訪問、紀錄、動畫等不同表現手法,探討這個從來沒有人深入研究的問題——為什麼多數有死刑的國家都會有「讓將死的人吃飽了再上!」這個習俗?

這部紀錄片頗令人震撼,讓我們得以明白與思考「最後的晚餐」的詭異,不過就如蔣勳詮釋畫作「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所下的註腳一樣:「我們都被設計在這幅鉅作中,我們不妨在裡面找一找自己。」


「本活動免費自由入場,但鼓勵大家掏出您的零錢,1塊、5塊、10塊、50塊都好,支持廢死聯盟的理念,讓我們1塊做廢死!」

--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我們一起來讀書。怕死讀書會是廢死聯盟成立以來持續最久的活動,知名作家張娟芬曾經在《殺戮的艱難》書中寫道:
 「怕死讀書會」教了我很多事。我對死刑有疑問,但我對於反對死刑也有疑問;而「怕死讀書會」最難得的,就是提供一個友善而開闊的思考空間,沒有人催促我快選邊站,也沒有人責怪我怎麼政治不正確;大家就真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拋出來,互相聽一聽,自己想一想。就在這樣的滋養與激盪中,我寫出這本文集裡的第一篇〈殺戮的艱難〉(2005年)。
 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怕死讀書會宣傳。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等你喔!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
--
**什麼是廢死星期四?
沒有華麗的場地和豐富的資源,但有一群關心生命的人,以死刑議題作為核心,在每個星期四聚集。我們期待,廢死星期四成為一個平台,讓大家自由的來、自由的去,一起在這裡讀書,了解死刑個案、認識「同學」、以及看見被害人的模樣。
 廢死星期四也是一個連結。如果廢除死刑已經是你堅定的信仰,請讓我們彼此認識成為夥伴。如果你對死刑存廢有困惑,也能在這裡透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彼此對話,我們相信所有的思想都是經過反覆的論辯和深刻的反省。
 廢死星期四是一種行動。我們確信,台灣會成為一個沒有死刑的國家,但我們也明白,在廢除死刑的路上,還需要很多不停止的努力。
 廢死星期四也將是你、是我共同的想像與可能,歡迎、也邀請你的參與,廢死星期四,開張!
http://www.taedp.org.tw/story/3021
 
 

 

100 Taipei City中正區北平東路7-4號2樓
Phone: 0223951158
Email:
活動資料
活動代表圖
國際會議
姓 Family Name
名 Given Name
電話 Telephone (+country code)
國籍 Nationality
單位 Organization
職稱 Job Title
使用語言 Languages Used
飲食 Dietary Preferences
報名場次 Events Registration
參與廢死或人權運動的時間 Number of years of involvement in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or human rights movements
推薦單位(聯絡人)You are recommended by which organization (Contact person) ?
生理性別 Gender
是否需要補助?Subsidies Needed?
是否需要無障礙溝通服務?(例如台灣手語、聽打)Do you require accessibl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其他問題或須提醒主辦單位的事項 Questions or other matters to remind the organizer
電子郵件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