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廢除死刑運動趨勢

本文轉載自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特約記者吳柏緯 / 台北報導

2013/04/24

「今天現場有人是反對廢除死刑的嗎?」全場靜默了,接著一個約莫20多歲的男性舉起了手。

「那麼今天我就只需要說服你,而我會盡我所能做到。」這是世界反死刑聯盟副主席Raphaël在座談會一開始和聽眾的互動。來自法國的Raphaël長年投入廢除死刑的運動,並遊說各國政府、媒體與意見領袖,支持這個理念,「政府不該被民粹左右,應該勇敢去做對的事。」這是遊說的過程中,他想要讓政府知道的事。

來自美國的Elizabeth也和Raphaël一樣,擔任世界反死刑聯盟副主席。和Raphaël不一樣的是,他的國家仍有部分州保有死刑制度。

「雖然美國各州政府都可以自己決定法律,但已經有17個州政府廢除死刑,而保留死刑的33個州中只有9個州仍持續在執行死刑。」她表示,在這件議題上美國已經越來越進步。接著,她再以去年在加州的公投為例,雖然以終身監禁替代死刑的公投案並未順利通過,但跟過去相比,支持廢死的人數仍明顯上升。

不過在一開始舉手反對廢除死刑的聽眾趙志華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建立完整的法律制度比廢除死刑更重要。「殺人的人不一定會被判死刑,而是要看他所犯的罪刑而定。但往往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以至於造成審判的錯誤與冤獄的情形。如果能重新完整建立司法的完整制度,使冤獄消失,那麼就不存在死刑可能造成冤枉的問題。」

死刑的執行對於降低犯罪率與節省獄政成本有沒有幫助?這個問題多次被聽眾提及。Elizabeth談到自身投入廢死運動的經驗。她表示社會大眾普遍不願意花錢在獄政改革上,認為終身監禁是以國家稅收養犯人,但大家都忽略了死刑訴訟的的成本遠高於一般民眾的想像,而且可能造成冤獄,這樣的成本其實超過終身監禁。廢除死刑後,節省下來的成本應該要回饋到基層,在學校推行法制教育、協助警方犯罪預防與獄政改革,這樣才是根本防治犯罪的方式。

在會中,除了從人權、法律與道德的面向切入死刑存廢議題,國際因素也成為討論的焦點。與談人之一,作家張娟芬就提到,現在媒體與民眾往往會將「廢死議題」與「因應國際潮流」畫上等號。這樣的講法很偏頗且不符事實。她認為接受國外的觀念並不是「他國干涉台灣內政」,而是吸收其他國家的經驗並改進台灣現行法律上的缺失,因為這樣的觀念是放諸四海皆準,並不因國籍而有所不同。

Raphaël則補充說明,將這個死刑議題放到國際的層次,一方面透過國際組織的合作,可以增加國家間交流彼此經驗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透過國際壓力,避免死刑成為當權者對付異己的手段。

張娟芬:媒體讓民眾高估犯罪率

張娟芬表示,在台灣社會中,媒體不斷地傳達犯罪的資訊,當接觸的媒體報導越多,民眾就會越高估台灣的犯罪率。這是為什麼台灣人民如此不安的主要原因。

「當我們要告訴其他人不能殺人,使用的方式卻是殺掉一個人。這件事本身就很荒謬。法律不該只是滿足嗜血的民粹,否則死刑的存在,只會讓社會充滿了復仇、暴力與流血。」Raphaël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他的看法,同時他也再度強調,死刑廢除的問題需要由領導人自身做起。「當一個人決心要支持廢死,不要擔心,因為這是和世界上大部分人走在一起。」

張娟芬也同意Raphaël。她說民粹是民意凌駕於憲法之上,而民主則是服膺於憲法之下,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是否越過憲法的界線。這種民粹的成因多半來自於人的內心:犯罪者對不起被害人家屬。於是將情緒轉換為報復加害人的行為,也就是殺人償命。她認為人這樣的情緒無關乎死刑存廢,凸顯的問題是國家對於被害人家屬照顧機制不彰。也是未來司法改革需更加重視與處理的問題。

她進一步談到,廢死就如同民主的概念一樣,是在不逾越憲法那條線的前提下限制國家過度發展的權力。

「推動廢除死刑的過程,最主要的核心概念除了避免冤獄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外,最重要的是國家並沒有權力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反對死刑並不是寬容罪犯,而是阻止政府越權。」

這天晚上,除了三位講者與主持人外,來了近百位不同國籍與年齡、職業的聽眾。有的因為喜歡講者而來,有的則是講座的忠實粉絲,也有人衝著廢死議題而來,像是一下課就從學校趕來的北一女劉同學。

「這個題目在社會上常常會被討論,身邊的朋友也有很多人都認為死刑應該要保留。但正因多數人認為要保留,好像很少有機會可以好好的談這件事。」劉同學說,在班上,同學每周都會針對社會議題討論,並分享彼此的看法。之前學校的辯論比賽,選用的辯題就是死刑存廢。她表示自己並沒有明確支持或反對的立場,而是希望聽聽看不一樣的聲音。

「對於死刑存廢從以前就很有興趣,但是卻不太了解,所以才想來聽聽看。而講者談的東西,如國家權力的問題、獄政問題與媒體傳遞的影響,這都是以往沒有思考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