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個社會共同體:他們就是我們

2024年1月5日
廢話電子報168期

犯罪發生時,我們通常會想像:加害者是「他們」,受害者是「我們」;「他們」是壞人,「我們」是好人。但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發生摩擦和衝突,有時候只是現在的我們比較幸運,沒有遭遇彷彿別無選擇的困境、沒有落入深淵。 

在非洲,許多部落有一種哲學和價值觀稱為「Ubuntu」(烏本圖),這個概念很難準確地解釋,它的大意是:「人與人之間擁有牽連網絡,我之所以為人,因為你也是人;如果我對旁人的人性沒有連結、尊重和感知,我也就會失去我的人性價值。」許多的原住民族也有類似的生活哲學,因此,當一個部落、社群或社會中有人犯下偷竊或傷害他人等行為時,周遭的人會透過「Ubuntu」的儀式或程序,讓犯錯的人知道他造成了傷害,除了要負起責任之外,同時也讓他知道,就算犯錯,他還是我們的一分子,是一個值得被愛與有能力愛人的人。與其把犯錯的人排除在外,我們的社會如果可以創造足夠的包容性來支撐各種不同的人,在他人的受傷中看見我們也可能發生的受傷,在他人的犯錯中理解社會共同體——我們也可能犯的錯,重新找回彼此的連結,才有機會減少更多撕裂與傷害。

我們得以安好的存在,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他人互助而存在,我們的人性正是因為他人的人性而存在。追求和解是為了共生,透過個人和社群的互相尊重,我們就越加強自己的「人性」。

本期電子報帶讀者回顧《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再次反思鐵窗內外的他們和我們有何關聯。【做伙鬥陣行】單元專訪兩個社運好夥伴:推動性別友善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及推動兒童權利與親子友善的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看似跟廢死議題沒有直接關聯,但其實我們談的都是平等、反歧視和尊重多元,我們的目標都是創造一個共好、共存、共生的社會。



圖/Knife by MONIKA PRUS (Death Is Not Justice, Poster for Tomorrow)
支持我們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回顧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內容介紹台灣死刑制度、死刑犯同學的創作、死刑犯家屬的心聲、書信、死刑冤案、新加坡的死刑個案與世界趨勢,展場中更透過一座實際比例的死刑舍房模型,讓觀眾體會死刑犯的生活空間與心情感受。
閱讀更多
貓與孔雀魚—「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觀展心得

這隻自由來去的貓,大概很難有機會踏入玻璃門後那個文青網紅最愛的建物。我內心湧上了疑問:「不知道在地人/貓,是否真的會走進這一透明空間裡,看看死刑犯、遭逢司法案件的相關人的處境?」

閱讀更多
 【做伙鬥陣行】小手大手一起改變社會:訪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親子共學的宗旨是讓父母和小孩在互動中彼此成長,沒有權威的師生關係;教師多由共學團的家長擔任。生活中各場所都是教室,探索的動機先於任何評量與成績。
閱讀更多
【做伙鬥陣行】共創性別友善社會:訪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那個同志難以現身的年代,熱線除了聆聽陪伴同志社群之外,因應社會變遷與同志社群的需求,這些年來更發展出許多相對應的服務,例如同志父母、身心障礙同志族群、老年同志、跨性別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