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伙鬥陣行】小手大手一起改變社會:訪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文/詹斯閔(廢話電子報特約記者)

 

親子共學的全名是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成立於2012年。吳亞昕在共學團長大,今年高中畢業;他和李珊都在共學團小學六年級的班級擔任國中導師。亞昕談到,小學二年級他開始自學,剛好那時親子共學組織正要起步。他們家和創辦人郭駿武、張淑惠一家是在之前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營隊就認識,親子共學成立後,他們瞭解組織理念和規劃之後決定加入,因此亞昕爸爸是共學團第一代的領隊。

開放的學習和長大

親子共學的宗旨是讓父母和小孩在互動中彼此成長,沒有權威的師生關係;教師多由共學團的家長擔任。他們認為,生活中各場所都是教室,探索的動機先於任何評量與成績。活動按主題設計,好比說,想要講海洋教育就帶隊到澎湖;教師和家長負責排行程、寫觀課紀錄。幼兒階段共學是邊玩樂邊學習,去戶外或公園跑跳;小學階段的「暖暖蛇」(luā-luā-sô,即台語「到處晃盪」的意思)主題是山海田,認識自然和土地;國中則是讓青少年們自主規劃宿營,每個月一次,平日線上上課。每個區域的共學團會各自討論做法,執行起來略有差異。整體來說,小孩的時間不會被課程塞滿,留有許多空白讓他們琢磨和發展興趣。

received_3547174382190511.jpeg
今年高中畢業的亞昕帶領六年級的孩子討論參加同志遊行的感想。圖/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提供

這種教育下可能長出怎樣的心靈?有陣子,亞昕到體制內的國中參加社團,他觀察到,同學間談話的調性不太一樣,也跟他在共學團內討論的層次不同。他們會聊誰和誰吵架、誰的爸媽又罵人了,抱怨作業好煩不想寫這類事情。亞昕反問他們,學校老師為什麼有這樣的安排和規定,試圖往下探問的時候,「他們會停住,沒辦法深入討論。」亞昕想知道人們行為背後的想法;也許那些同學只是因為不熟,不想跟他搭話。但也相當有可能,他們平常不被鼓勵思考,在師長面前很少能說真心話,且時時要產出浮面漂亮的心得感想,所以不習慣這種思辨和交談。

面對情緒和衝突

不讓小孩被課本和考試圍繞,真的能學到東西嗎?親子共學是動機導向的,好比小孩想要出版漫畫,那他們就會想辦法學習寫字、畫畫和一切相關技能。而且從本質來看,知識不只文字與符號化的陳述,知識包含抽象靈性的思索,包含人如何釐清和擺置自己,如何對待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李珊說,他的小孩以前會動手打人,中間有漫長的轉變歷程。「你絕對可以生氣,但到底發生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李珊和小孩花很多時間討論情緒的來由,商量出拳揍人之外的其他做法。慢慢地,小孩調整發洩不滿、表達憤怒的方法,改拿身邊的東西摔、揍地板、跺腳,然後漸漸可以用說的。

當小孩有脾氣出現,身旁照顧者可以怎麼幫忙。李珊說,過程中他和小孩一起學習理解和釋放情緒;同時意識到,自己小時候如何不被允許有情緒。「安靜閉嘴,不要哭。」面對不如意不順心的情境,他被教導要阻斷壓制,而非溝通疏導。所以一開始小孩不乖,他才不自覺地使用嚴厲的打罵來回應。這幾年李珊偶然有機會和母親聊起往事,回頭修復關係,也療癒了童年那個壓抑和難受的自己。

20161120_164644-2.jpg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每年舉辦兒童人權園遊會,從兒童日常認識兒童人權。圖/廢死聯盟

如何看待死刑

參與共學團之後,李珊像是打開觀察的雷達。原本他不覺得社會議題跟自己有關;某天他突然明白,社會上有人犯罪,有這些事發生,一定和他有關係。「今天有一個人已經很無助在那邊了,我走上去關心他一句話,可能他就不會做出那件事。」隱藏其後的關係在於,自己多做一點點什麼,事情或許有所不同。李珊說,他也開始會想廢死的問題,法官定人生死之前,是否充分瞭解這個人是怎麼長大的。

亞昕聊到,共學團在國高中階段有哲學課,他們針對死刑議題有過許多辯證。但他最近在思考的是:人們鼓勵社會的多元性,各種相異的傾向都應該被接受。大家這麼說的同時,對待犯罪者卻有不一樣的標準。有些人的行為會傷害到其他人,難道就要因此把他們永遠排除在外,「把他們關起來就是教化嗎?」整個社會怎麼認納和包容他們、怎麼與之互動;實際上可以怎麼做,亞昕說他還在想。

道歉、反省和懲罰

小孩之間難免有爭端衝突,常常他們還來不及搞清楚事情始末,師長就會要他們說對不起。司法體制對犯罪者的期待也大都如此。訪談間聊到,大眾普遍想像,讓做錯事的人接受死刑,是給他們最殘酷、最應該的懲罰。「如果讓他去明白自己到底做了多麼可怕和可惡的事,那也是在彌補和懲罰。」犯罪者自我內疚的力道和作用,可能比行刑的子彈還要強大。

「你去死啦!」孩子常常在互動過程不經意迸出這些話,他們也喜歡玩警察抓人或戰爭遊戲。亞昕和李珊說,一旦告訴他們真實世界的運作,好比解釋髒話背後的意思,孩子自然會明白這麼做、這麼說的意義與後果。事實上許多死刑犯是初犯,犯案當下無法控制衝動才會做出惡事。如果社會大眾更加知道,犯罪者在情緒前面的徬徨無助,而且這又和情感教育缺乏有關,可能就不會輕易叫他們去死了。

沒有一個父母在生養小孩的時候,打從心底期待小孩成為殺人犯。究竟教養過程出了什麼問題,社會慣有的教養方式有何缺漏?親子共學的參與者們一直反覆在審視過去傳統的錯誤,並且嘗試建立出新的方法;或許這才是降低犯罪的根本解方。他們期待社會群體都能找到溫柔尊重彼此的互待之道,不必使用暴力和嚴罰;無論那個暴力是來自父母的權威,或者來自國家裁斷的死刑。

markus-spiske-qozzjpfz2lg-unsplash.jpg
沒有一個父母在生養小孩的時候,打從心底期待小孩成為殺人犯。圖/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了解更多】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網站臉書

【延伸閱讀】

剝洋蔥教養法: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

作者:楊鎮宇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