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等你—《審判王信福》嘉義特別場放映側記

文/林彤、楊紫婷、林稚芳、羅禮涵
攝影/林彤

今年,是王信福死刑定讞的十周年。​再倒回幾個重要的年份:​王信福2011年死刑定讞。2006年回台於機場被捕。1990年船長卡拉OK槍擊案案發後逃亡。​也就是說,這是第31個年頭,王信福沒有辦法回家團圓。​​

《審判王信福》的電影於2020年底拍攝完成並開始巡迴放映,同年我們也出版了《信福 不幸福》漫畫,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帶大家認識王信福案。今年四月,我們發起「寫給王信福的52封信」的活動,邀請各界朋友寫信給王信福,至今已經寫了38封信 。七月,由十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救援大隊正式成立。八月,我們跟「異色檔案」主持人Youtuber DK合作一支影片,邀請網友認識王信福這起冤案,順利地提高了王信福的關注度。

有一天,我們為王信福創設的「審判王信福」粉專私訊,收到了阿福的家人來訊,表達他們的著急和關心。這也讓我們知道儘管阿福年紀已長且離家多年,在他的嘉義老家,還是有許多親友、晚輩關心他的案件,家族成員仍在意這個三十多年無法團聚、甚至素未謀面的家人。


臉書「審判王信福」粉專。

中秋節前夕,救援大隊特別帶著《審判王信福》電影來到王信福的家鄉,我們在嘉義的台灣圖書室放映電影給阿福的家人看。放映結束之後,由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和律師團成員高烊輝律師向家屬報告救援大隊一路以來所做的事情。救援大隊的許多成員當天從台灣各地來到現場,就像是一群台北、高雄的夥伴跑到嘉義校外教學一樣,更令人感動的是,好多位王信福的家人—從同輩份的哥哥、妹妹,到晚輩的幾個姪女、姪女婿,甚至姪孫、姪孫女,跨越三個輩份、總共十幾位家族成員都到了。

img_5544.jpg
王信福的家屬專注觀賞《審判王信福》。

阿福的哥哥,高齡70幾歲,講了好多年輕時候對阿福的記憶,以及一起長大的經歷。記憶裡有當時候的嘉義:幾個小夥子們都深怕的管訓制度、九零年代茶行的模樣、地方政治的更迭,以及現今房價節節高漲的嘉義。談到案子時,從慷慨激昂的忿忿不平,到急切的語帶哽咽,「感謝大家對阮小弟的愛護,希望你們可以盡力幫阮的忙。不要說死刑,能減刑我就誠滿足。」老哥哥這麼說。

姪女們則分享她們對於阿福阿叔的印象。即使當時年幼,很多事情已記不清,但回憶裡浮現的皆是當年受到長輩疼愛的情景。

阿福的姪孫女小馨就是寫私訊到粉專給我們的那位,她分享與救援大隊牽上線的來龍去脈,「我有在新聞看到叔公的名字,就想說要盡一份心力,而且阿公也說,叔公是被冤枉的。當初透過找新聞的過程,意外看到了『審判王信福』這個粉絲專頁,我想說問問看,希望有機會讓我們家人看到這部電影。」

冤案救援的路很漫長、很艱辛,除了當事人的堅持、律師團於訴訟上的努力、救援大隊在社會倡議上的推動之外,最重要的是家屬們的支持與陪伴。《審判王信福》在阿福家鄉放映的這一天,救援大隊有幸共同參與這一刻,看完影片,阿福的家人紛紛在卡片寫下他們的盼望及思念,傳達共同的期待「我們都在家(嘉)等你回來」。

img_5618.jpg
王信福家屬與救援團隊成員交流。

後記:

這次的特映活動由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共同舉辦,除了上述救援團隊的夥伴,當天廢死聯盟理事長張娟芬、義務律師團成員高烊輝律師、以及在《審判王信福》片中飾演張清梅的作家顧玉玲也到場觀賞,並與王信福的家屬交流。

映後,我們和阿福的幾個家族成員共組一個通訊群組,群組裡,我們分享接下來的救援行動和探視紀錄。救援團體之一的無辜者行動聯盟每個月固定接見阿福,疫情嚴峻時則透過線上接見方式進行,沒有間斷。這個群組成為救援大隊與家人之間重要的溝通管道,時常跳出彼此分享阿福近況和協調錯開探視時間的訊息。

不論是家人、社團、到社會大眾,有越來越多人知道阿福了,知道有這麼一個被國家冤枉的70歲老伯伯還在台南看守所跟時間賽跑、跟死刑拔河。我們希望國家不要忘記當初恣意草率的審判、不要忽視粗糙任意的調查,導致一個人受冤的苦難、一個家族被迫分離的悲劇。

 

延伸閱讀:

Podcast:Toast議題「判流氓死刑也是剛好而已?——台灣最老死刑犯王信福

在嘉等你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