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滅人性工作坊-如何求其生而不可得?
不論有無法律專業,只要你對死刑判決、死刑量刑有興趣,希望了解死刑的面貌,都歡迎各位加入死刑判決與卷宗整理計畫,和我們一起探索台灣法院如何判定「求其生而不可得」。
2015-03-21 09:30
至
12:3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104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2段26號10樓之2
「被告泯滅人性、人神共憤、求其生而不可得」
在死刑判決中,我們常看見上述惡魔鑑定成語。法院運用嫻熟的排列組合,將一個又一個的被告貼上人間垃圾的標籤,作為死刑執行的正當性基礎。
但是,當我們仔細考察十幾年來台灣法院做出的「死刑」和「無期徒刑」判決,則會訝異地發現,同樣的案件,法院不停在生與死間擺盪;許多案情類似的案件,卻是生與死的距離;甚至某些判處無期徒刑的案件,情節嚴重程度比起其他死刑案有過之而無不及。
司法已經畫出了生死的界線嗎?這條線精確、公平嗎?
死刑量刑怎麼量?如果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那法官心中的尺長怎麼樣子?我們將介紹廢死聯盟所執行的死刑判決、卷宗分析整理計畫,和大家分享如何閱讀、分析判決裡的死刑量刑理由。
不論有無法律專業,只要你對死刑判決、死刑量刑有興趣,希望了解死刑的面貌,都歡迎各位加入死刑判決與卷宗整理計畫,和我們一起探索台灣法院如何判定「求其生而不可得」。
104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2段26號10樓之2
電話:
02-2571-8677
活動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