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親愛的朋友,場地的坐席人數上限為85人。這次的活動已經超過85人報名,若您依然願意參與,我們也歡迎席地而坐。
2016-07-07 19:00   至   21: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100 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13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書籍:《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時報出版)
 
時間:2016年7月7日(四)晚上七點
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5211 會議室
主持人:林慈偉(廢死聯盟法務主任)
導讀人:李茂生(台大法律系教授、本書導讀人)
 
 吶,雖然很突然,不過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看過蛞蝓嗎?
躲在岩石底,扭著黏滑透明的身軀前進,吃著腐植跟菜葉,見到光、爬過肥料時會痛苦地縮起來脫水的蛞蝓?
你看過它們在旖旎的早晨,拖著一條亮晶晶的痕漬吃力地穿過操場的樣子嗎?
站在明亮又「正常」的世界裡,應該很難注視到這種生命吧。
大家覺得,要施加什麼力,才能讓靈魂長成蛞蝓的樣子?
捏出一個扭曲的靈魂,讓它在澄澈跟光明的滋養裡感受到的是痛苦跟燒灼,要費多少力氣?
——————
 本書開頭的時間點,已是在1997年5月27日清晨,神戶市立友丘中學的校門口出現一顆頭顱之後。頭顱是一位被稱作「少年A」的國中生割下的,頭顱上的傷痕和向執法機關挑釁的字條也是來自於他。
 事件和社會中的訝然在當年十月「少年A」轉送至關東醫療少年院後慢慢沈寂,直到事件發生後的十八年,本書原文版出版再度翻湧。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不到父母離異、家庭暴力、貧困或是其他我們已經握在手上,準備貼在少年A身上的標籤。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失去了和這個世界的相連」的少年,在「性」、「死」和「罪惡」之中慢慢向下旋轉,潛到一個無人的詭譎深淵。十四歲的靈魂好像刮痕滿滿的鏡片一般乘載著無比巨大的罪惡感,在清水的包容中雖看似完璧,但完璧對那個靈魂來說,再也不是可以被接受的語彙,而是一種褻瀆。
於是這個已經缺角的鏡片,用他最銳利的那角,在男孩澄澈如點著星辰的水潭的眼睛上,刻下了兩個X。——————
 唉,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你們看過蛞蝓嗎?
 在世界的速度中踽踽如蠕動、在權力下怯懦探視如觸角擺動、包裹著自我否定與憎恨如黏膜、在以內化的罪惡中痛苦掙扎、在確立本體價值的劣等後厭惡溫煦、在岩石下舔舐著自己的罪惡的同時再次強化它們⋯⋯
 吶,你們要不要來看蛞蝓?
                                       
 
「本活動免費自由入場,但鼓勵大家掏出您的零錢,1塊、5塊、10塊、50塊都好,支持廢死聯盟的理念,讓我們1塊做廢死!」
--
【廢死星期四X怕死讀書會】
 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我們一起來讀書。怕死讀書會是廢死聯盟成立以來持續最久的活動,知名作家張娟芬曾經在《殺戮的艱難》書中寫道:
 「怕死讀書會」教了我很多事。我對死刑有疑問,但我對於反對死刑也有疑問;而「怕死讀書會」最難得的,就是提供一個友善而開闊的思考空間,沒有人催促我快選邊站,也沒有人責怪我怎麼政治不正確;大家就真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拋出來,互相聽一聽,自己想一想。就在這樣的滋養與激盪中,我寫出這本文集裡的第一篇〈殺戮的艱難〉(2005年)。
 我想,這應該是最好的怕死讀書會宣傳。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四晚上,等你喔!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
--
**什麼是廢死星期四?
沒有華麗的場地和豐富的資源,但有一群關心生命的人,以死刑議題作為核心,在每個星期四聚集。我們期待,廢死星期四成為一個平台,讓大家自由的來、自由的去,一起在這裡讀書,了解死刑個案、認識「同學」、以及看見被害人的模樣。
 廢死星期四也是一個連結。如果廢除死刑已經是你堅定的信仰,請讓我們彼此認識成為夥伴。如果你對死刑存廢有困惑,也能在這裡透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彼此對話,我們相信所有的思想都是經過反覆的論辯和深刻的反省。
 廢死星期四是一種行動。我們確信,台灣會成為一個沒有死刑的國家,但我們也明白,在廢除死刑的路上,還需要很多不停止的努力。
 廢死星期四也將是你、是我共同的想像與可能,歡迎、也邀請你的參與,廢死星期四,開張!
http://www.taedp.org.tw/story/3021
 
 

 

100 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電話: 0223951158
Email:
活動資料
活動代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