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後座談】《死刑關係人》—李佩雯、莊林勳

記錄/羅禮涵

73413198_1778303432314351_610535493821530112_o.jpg

死刑制度中的每個角色都在其中有所牽連,每個人的處境都是不容易的,因此這部片《The Penalty》我們將其取名為《死刑關係人》。

李佩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副教授):

三年前的殺人影展,鄭性澤也在場,他是帶領我進入死刑議題很關鍵的人物。

開始關心死刑議題後,我積極把它帶到我的班上。我在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任教,一個訊息要怎麼去影響社會大眾,是我上課的目標之一。我花了好幾個課堂的時間,跟學生一起討論如何喚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思考。

《死刑關係人》或許跟一般討論死刑的電影不太一樣。我試著把它想成懲罰,死刑這件事情到底在懲罰誰呢?

這個電影裡有三個故事線,女兒因為搶劫被殺害的家庭、公設辯護人為了死刑犯努力及一個冤獄平反者的故事。我發現最終匯流到同一個問題:我們的司法也可能犯錯。而這個代價是很大的,是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很可能被央及。這部片在提問的過程中,讓我們去比較這和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認知有什麼不同。

「死刑的另外一面並不是逍遙法外,希望大家可以回家想這個議題,跟你的朋友繼續討論。」李佩雯副教授說。

莊林勳(台灣死刑冤獄平反者):

「影片中平反的那個角色,跟我的感受大致是一樣的。或許世界上的每個平反者感受都是一樣的。」莊林勳說。

我認為每起冤案的產生,始作俑者都是有某些警察去鎖定每個無辜者。讓不當取供的自白進入法院,成為卷證上的內容,也成為冤錯的開始。
而平反的這條路讓我感覺到,受冤者必須不斷提出一些證據來證明自己是無罪,在這個過程中,法院反倒是輕鬆了許多。

「說這些真的不是有意要誤導你們對於司法的認識,但這真切的在我身上發生。」莊林勳說。

至於很多人最在意的:那受害者呢?
這部份我的想法是:我們社會不應該造成更多的對立。這也是我從歐盟學到的,事實上歐洲很多國家都廢除死刑了,他們的社會卻是變得更和諧。

 

《死刑關係人》簡介
【影評】三個近距離凝視死刑的故事:《死刑關係人》

 

所屬影展
殺人影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