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義無反顧—參加世界反死刑大會有感

為何我們義無反顧—參加世界反死刑大會有感
吳志光(替代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在漫天的政治口水及藍綠對峙的政治與社會氛圍中,關心一些被邊緣化的人權議題,或許需要的是唐吉訶德般的精神。秉持這樣的精神,筆者與台權會、司改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中心等人權團體的代表及公視記者,一同參加了九月六日至八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反死刑大會,與來自各國的數百名代表分享反死刑的經驗,除了感受到吾道不孤外,更重要的是體會到我們為何要義無反顧地反對死刑。


我們為何反對死刑,只因為基於人性尊嚴及生命的絕對保障,人的生命權一旦遭到剝奪,所有其他性質的人權保障即當然失其附麗。所以我們儘管無法阻止一個人不法地侵害他人的生命,但至少應該阻止國家透過合法公權力剝奪人的生命。而死刑之所以應該被廢除亦是為了追求一個更為合理的刑事政策,死刑不應成為解決重大犯罪問題的粗糙替代品,特別是國家不應該輕言放棄一個人再社會化的可能性。甚至在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下,恣意地將死刑作為嚇阻犯罪的工具。我們尤其反對單純地以剝奪加害人的生命作為對被害人家屬補償的應報思維,被害人家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基於社會安全體系的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令其身心之照護有所依憑,生存的基礎勿因犯罪之結果而遭到摧毀。但這些觀念卻不易為多數人所接受,畢竟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死刑存廢一方面只是攸關「極少數作奸犯科、為惡不赦者」的問題,另一方面基於傳統的應報觀念或犯罪嚇阻的需要,死刑的存在乃自明之理。這是反死刑運動者普遍面臨的困境,有鑑於此,在世界反死刑大會中,主辦單位因此精心安排了各種不同層面及多元的反死刑論述及對話。其中除了世界各區域反死刑運動的報告及內容豐富的影像作品展覽或放映外,尚特別安排了參與執行死刑相關人員(包括監所人員、精神科醫生)的反死刑論述,而被害人家屬組織的反死刑團體及死裡逃死的冤獄受難者,其積極參與反死刑運動的論述最是令人動容。

誠如愛爾蘭前總統及聯合國人權事務前高級專員瑪莉羅賓遜女士所言,我們十分同情謀殺案或其他罪行的被害者及其家人,但我們不認為一個人的死亡可以作為造成另一個人死亡的理由。然對被害人家屬而言,認同這樣的觀念已非易事,更遑論因此組織反死刑團體。但有些人做到了,尤其是在美國,他們結合起來,不僅是彼此間的相濡以沬,更重要的是告訴世人,他們將失去至親的傷痛化為寬容加害人的大愛,將包括犯罪預防及監獄教化在內所推動廢除死刑工作視為走出傷痛陰影過程的自我救贖過程。

另外,冤獄救援是反死刑急先鋒—國際特赦組織及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在內)反死刑運動的萌芽起源,它尤其突顯出沒有所謂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證冤獄不會發生。美國老牌導演艾倫派克去年根據真實故事所拍攝的作品「鐵案疑雲」,便輕易戳破了美國德州前州長、現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曾宣稱德州沒有死刑冤獄的神話。近年來,隨著DNA技術的發達,美國更興起了一股死刑冤獄平反的風氣。而現年七十八歲的免田榮先生,因刑求所得自白而在日本做了三十四年死囚冤獄始獲平反,他的親身經歷使他成為日本反死刑運動的靈魂人物,他在大會宣誓此生來日無多,惟盼有生之年日本廢除死刑。

在死刑的世界地圖上,台灣雖不寂寞,前有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後有為數不少的發展中國家。但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最新資料:目前世界上已有八十個國家全面廢除死刑,即對任何犯罪均不得處以死刑;十五個國家於平時廢除死刑(但保留對於戰時犯罪行為的死刑);二十三個國家雖未在法律上廢除死刑,但事實上廢除死刑,即已超過十年未曾執行死刑,或向國際承諾不再執行死刑,故在政治上及實務上確信其不會執行死刑;最後則是尚有七十八個國家仍維持死刑。如果說廢除死刑已係逐漸形成中之國際共識,絕不為過,而歐洲更已成為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尤其是在絕大多數的民主化國家已廢除死刑的情形下,大會強調廢除死刑應該是自由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故特別點名美國、日本、台灣、韓國等民主化國家應優先推動廢除死刑。然而在民主化的社會,民意是否支持往往是政策可否執行的關鍵,在包括已廢除死刑的許多民主國家在內,多數民意是反對廢除死刑的,故民主化社會在邏輯上並不代表就是沒有死刑的社會。惟廢除死刑的國家有基於歷史經驗者(如德國)、有基於區域整合所帶來的國際壓力者(如東歐民主轉型國家),但更多的是政治菁英的價值取捨與判斷(如法國、加拿大及拉丁美洲許多國家),以民意之所趨而廢除死刑者幾未之見。畢竟死刑議題如同許多特殊的弱勢人權保障般,有其反多數決的本質,政治菁英往往必須扮演「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角色。陳水扁總統及陳定南部長均曾宣示廢除死刑的人權政策,但是否有魄力貫徹到底,卻有待觀察。但我們期待至少應先行設法暫時停止執行死刑,除了讓政府可以從容規劃替代死刑的配套措施外,也能讓社會大眾能夠有更多的空間,理性思辯死刑的意義與價值究竟何在、死刑作為犯罪嚇阻在實證研究上的虛幻意義、人權立國的理念與死刑存在可否相容等議題,以作為未來立法替代死刑的共識基礎,相信有助於社會大眾在面對國際間廢除死刑的趨勢時,重新思考自己對生命的價值觀,而不是陷入傳統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