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京:三稜鏡下折射出的真相

文/洪如靜(「凝視女性殺人犯」判決工作坊參與者)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家」是人們重要的情感支持基礎;是人類來到世界上接觸的第一個團體;是國家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我們無法選擇、卻也難以割捨的重要關係。人們時常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然而這個原則卻無法套用在許多家庭關係緊張的個人身上,家庭或許是血脈、是繁衍、是親密、是關懷,但也或許是枷鎖,將沉重的期待套牢在家庭成員身上,直到最終喘不過氣、漸行漸遠。

cai_jing_jing_1.jpg
「家」是人們重要的情感支持基礎,也是我們無法選擇、卻也難以割捨的重要關係,圖/Photo by Ricardo Gomez Angel on Unsplash。

2012年5月,某個平凡的家庭一夕之間躍上各大媒體版面,家庭悲歌的源頭來自一名被視為狠心弒母、為愛瘋狂的女子──蔡京京。華人社會強調孝道,子女奉養父母本是天經地義,尤其身為獨生女原應和家人關係更加緊密,然而她卻選擇與男友比翼雙飛,犯下這起違逆天倫的大罪,究竟這是女子盲目追愛的瘋狂,還是家庭失能的必然結局?

獨生女=掌上明珠?

孩子的成長時期仰賴父母的照顧與陪伴以建立其人格與價值觀,在幼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也有可能造成個人不安全的依戀狀態。身為獨生女的蔡京京原本應該擁有一個完整、和樂的家庭,享受與家人共同生活、出遊的歡樂,這對多數人的童年來說可能是再平凡不過的回憶,然而這樣的畫面卻只能出現在蔡京京幼時的想像中。

由於家中有罹患血癌的幼弟,分身乏術的母親只好將蔡京京交給外婆照顧,而個性嚴厲的外婆對於蔡京京的管教加深了蔡京京和家人之間陌生的鴻溝,儘管她七歲後又回到原生家庭生活,但這段難以彌補的相處時間再加上身為職業軍人、同樣管教嚴格的父親,使得蔡京京難以在家中建立自己的安全堡壘,對她而言,家或許並非溫暖的歸宿,而是壓力與恐懼的來源。儘管在家中衣食無虞,然而心理上的匱乏已經在年幼時奠定下基礎,家人成為最親近的陌生人,儘管擁有血緣與稱謂,卻感受不到愛。

戀父情結?

19歲那年,高中畢業的蔡京京被父母送到紐西蘭留學,從外人看來似乎是父母愛女心切、疼愛有加的行為,因此才會在獨生女身上投注如此多的心力與資源。暫且不論投注經濟資源是否就能完全表達親子之間的愛或替代感情上的支持與陪伴,對於依戀關係不穩定且難以和他人建立關係的蔡京京而言,一名沒甚麼社會經驗的少女被丟進與家鄉相去甚遠的異國城市,沒有親朋好友可以依靠、語言不通、文化差異還有學業負擔都加深了她的壓力與恐懼。

然而這時,她卻遇見了來自同鄉的英文家教老師──曾智忠,一名年長、成熟、沉穩、令人放心的男子,儘管他們相差了19歲,或許出於孤寂、或許出於心中那個一直難以癒合的缺口、也或許是對於愛情的想像,他們成為了情侶。蔡京京對於男友的依賴與日俱增,基於對男友的絕對信任,她常常詢問男友的想法才做決定,儘管這在情侶相處中或許已經處於權力失衡的狀態,但那時,她只想要一個避風港,她以為那就是愛。

哪裡才是家?

遺憾的是,這對情侶回到台灣後的生活並不順遂,蔡京京的家人難以接受曾智忠作為女兒的男友,母親認為對方年紀過大,而且又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不堪為良配。但蔡京京卻「執迷不悟」仍堅守這段感情,為此還曾被父母帶去深山喝符水,希望能去除曾智忠對蔡京京下的魔障。

沒有正職工作的兩人生活陷入困頓,常常住在網咖中,也曾經窮到去大賣場偷東西而留下前科,當然也有嘗試過與家人借錢。然而某次借錢不成後,曾智忠認為生活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且認為是蔡的母親造成兩人生活如此艱辛難過,因此必須消除她,兩人才能扭轉命運,蔡京京聽聞此言確實震驚無比,然而長期以來的相處模式或許使她不知如何拒絕男友的要求,反而一一完成了男友的吩咐,最終打開了家門,親眼看著男友殺死午睡中的母親,並經歷棄屍、寫假字條等行為,企圖掩蓋罪證,或許她隱約能感覺到,這份愛已經扭曲變形,而兩人的命運也邁向回不去的道路。

cai_jing_jing_2.jpg
我們或許都曾在探索愛的過程中迷路,然而蔡京京卻喪失了路標與指引,這不只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現代家庭破碎的寫照,圖/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為愛瘋狂?

後續法院的故事版本中延續了蔡京京身為獨生女、為愛盲從的形象,認為她是受到男友的蠱惑、一時沒想通而犯下罪行。法院與媒體大多也認為父母對其疼愛有加,並以此對比出蔡京京所犯下的罪刑有多麼大逆不道,然而真的是這樣嗎?蔡京京曾說因認為父親對不起家庭、對不起自己,因此才會想要將責任推給父親,她說的卸責究竟是單指這樁案件,還是家庭功能喪失或自己被迫走上弒母一途的責任呢?如果蔡的父親能夠多花時間陪伴女兒、了解自己的孩子,那麼今日這個家庭又會走向怎樣的結局呢?可惜我們再也無從知曉。

而看遍本案的媒體報導與判決書,我們都難以從中找到蔡京京的身影,彷彿她只是曾智忠的附屬品、影子,被冠上弒母罪名的她,或許始終不能明白自己究竟犯下什麼罪行,而她又為什麼會犯下這個罪名。

人類社會向來重視家庭的功能,家庭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的團體,也是培養我們對於世界、自己的認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幼兒時期在家中奠基的價值觀,即使長大成人後已難以憶起,卻常存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在家中缺乏穩定、安全依戀關係的人們,像是在海上漂浮的船隻,遲遲找不到自己的錨,有時觸礁了,還以為那便是岸。我們或許都曾在探索愛的過程中迷路,然而蔡京京卻是喪失了路標與指引,因此在這一路上,她最終走入了歧途,必須在監牢中度過自己的餘生,這不只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現代家庭破碎的寫照。

所屬出版品
2021台灣死刑判決報告:凝視女性殺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