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的盡頭》出版序|在看到死刑的盡頭前,我們需要先開一扇窗

文/林欣怡(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有陽光會照進來/有雨會潑進來/有貓會跳進來」

                                                                                                                                                                                                                              (註1)

在寫這篇序的時候,才剛確認不久,2021年台灣沒有死刑定讞也沒有死刑執行,是前所未有的紀錄。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成員一方面覺得高興,另一方面卻是無限的擔憂:因為下一個雙零肯定非常困難。

 
廢死聯盟在2003年成立,當時只是一個組織鬆散的倡議平台,一直到2006年開始比較系統性的做死刑定讞個案的救援,2007年才有首位全職的工作人員及開始零星做涉及死刑的未確定個案辯護,再到2012年才比較穩定的針對可能判死的進行中案件組律師團協助,直到現在。和大家想像的不同,廢死聯盟並不是家大業大的組織,總在資源侷促的狀態下運作著。18年來,我們協助過至少135位個案,有些是死刑定讞、有些無罪平反;有些是進行中的案件,最後結果為無期、有期,或者還在進行中。並不是所有的有可能判死的個案,廢死聯盟都有機會接觸或協助,尤其是2012年之前,大多數的時候是案件定讞之後才接觸到他們。這135個個案中,在2012年之後介入協助的個案有52件,其中有16位死刑定讞;之前的83位中有66位是死刑定讞。
 
2000年台灣政府首度提出「逐步廢除死刑」的刑事政策,2006年到2009年之間台灣事實上停止死刑執行,2009年兩公約成為國內法,當我們以為台灣死刑會慢慢地走向盡頭的時候,2010年政府卻重啟死刑執行。廢死聯盟開始體認到,僅僅只做政策的倡議已經不足夠,我們必須要在律師的協助下,拼盡全力的在個案上,在國際人權公約的架構下為當事人進行實質有效的辯護。
 
這本書的出版是建構在一個個血淚交織的個案及判決之上。本書作者林慈偉借用兒童性別認知之心理階段概念,提出了公約適用的「認知塑造期」、「啟蒙期」及「探索期」概念(請見本書第八章,圖3), 「接下來,台灣本土死刑案件裁判實務能否以36號一般性意見為分水嶺,順利進入公約適用之『探索期』乃至『成熟期』,建立出台灣脈絡下的死刑判決人權基準2.0,恪遵公平審判並且將其有效地連結至刑事程序各環節乃至鑑定調查等,將會是關鍵,同時這也是法院不容迴避的人權義務」。
 
廢死聯盟在看得到的法庭檢辯攻防上,或者是律師團會議的激烈討論中;在看不到的檢察官偵查、起訴的衡量,或者是法官撰寫判決的掙扎,以及專家、鑑定人的專業投注下,所形成的每個判決(不管我們同意或不同意),我們的確觀察到台灣法界開始在人權公約下探索死刑判決樣貌,並且看到刑事法環境在緩慢轉變中。
 
《死刑的盡頭:人權公約下的死刑案件判決樣貌與刑事法變遷》是廢死聯盟繼《與死刑拔河:死刑案件的辯護經驗與建議》及《死刑的重量:重大刑事案件的量刑辯護與挑戰》,所出版的第三本關於死刑案件審判及辯護的相關書籍(註2),前兩本書是由律師及學者合著,本書則是由廢死聯盟法務主任林慈偉所撰寫。他從2015年到職至今,目前也是政大法學博士候選人,除了自己在刑事法、國際人權領域的研究及專業外,也在工作上歷經了台灣死刑辯護最風起雲湧的關鍵時刻,讓這本書有深刻的實務觀點及專業的學術分析。在台灣還有死刑的狀況下,作者及廢死聯盟在現況下努力探究死刑的極限,進而往死刑的盡頭邁進。
 
死刑何時盡?台灣何時會走到死刑的盡頭?在那天到來之前,我們會努力打開每一扇窗,陽光可能會照進來、同時雨水也可能會潑進來,希望有一天貓咪也願意跳進來。廢死聯盟也期待,除了我們的努力之外,不管是司法院、法務部或者是立法者們,也都願意和我們一起努力。未來我們還將面對國民法官制度下的挑戰,以及迎接個案的審判,希望這本書是走到盡頭前,所開啟的其中一扇窗。
 
最後,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要特別謝謝過去的所有參與者,特別是願意為死刑辯護的律師們,陪我們走到這裡。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出所有的名字,但期待大家可以閱讀本書及裡面指出的相關判決、文獻,你可以在裡面看到所有關係人,他們是最重要的貢獻者。
 
 

註1 這首詩叫〈窗〉,是飛鵬子2011年發表在黑眼睛文化出版的《衛生紙詩刊+》第11期。

註2 廢死聯盟也曾經在2016年出版《隱形的吶喊:犯罪被害人心內話》。

所屬出版品
死刑的盡頭:人權公約下的死刑案件判決樣貌與刑事法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