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死刑》:死刑打擊犯罪?還是在政治上很好用?

《反對死刑》:死刑打擊犯罪?還是在政治上很好用?

文/吳玟嶸(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編輯)

法國前法務部部長巴丹岱爾,推動法國廢死不遺餘力,更在自己寫的《反對死刑:法國前法務部長與死刑的直球對決》一書中,探討死刑的各種理論基礎,痛批死刑的荒謬,也不斷強調政治人物是怎麼樣的「使用死刑」,直指民意為何不應該成為死刑存廢的理由。

也許有人會說「國情不同不能比」,且從這些面向認識死刑,未必能證成死刑不應該存在;確實,一篇文章難以概括這複雜議題,但本文依舊希望從下列研究與台灣案例,搭配巴丹岱爾極具力量的文字,邀請讀者一起觀看死刑的複雜面向。

 

打擊犯罪,為了什麼?

2020 年,一名馬來西亞學生在台南遭到殺害,輿論風頭的台南市長黃偉哲接受議會質詢時,表態已經定讞的死刑犯要盡快執行,希望法官對命案的犯人應該判處死刑,並且判決應該要符合民眾的司法情感。

這番話引起許多批評,認為黃偉哲是為挽救自己的失言與政治聲量,才拿死刑轉移焦點。

針對這種行為,巴丹岱爾在《反對死刑》的描述意外適切:

「於是,死刑蒙蔽了公眾的眼睛,以至於他們無法看清,政府其實從未就犯罪的根源認真地研擬防治政策。死刑因此巧妙地掩飾了政府的無能淪為實政的替代品。」

巴丹岱爾在書中除了論述處罰的目的、死刑對於正在犯罪的人沒有嚇阻力等,也提及死刑的政治作用,包含在電視上疾呼亂世重典便能建立正義形象、透過「不得已」執行死刑使人民為其感到同情與不捨等等。

更如他所宣稱,死刑掩飾了政府的無能。

其實不只是死刑,整個刑罰制度都有成為政治工具的趨勢,刑罰學者John Pratt曾表示,造成這個趨勢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政府因為沒有能力處理複雜的當代議題,但又為了尋求安全感,就會以重罰犯罪人的手段尋求人民支持。

「除了這種短暫的政治利益,斷頭台還提供另一個效果;不是像人們所想、所謂的嚇阻作用,而是死刑的執行能讓人們以為看到了政府打擊犯罪的決心。」

dalle_2023-02-16_18.37.03_-_people_walking_on_paris_streets_in_1950s_abstract_painting_2.png
多重因素可以改變人們的態度,民意不應該作為堅持或廢除死刑的理由。圖/廢死聯盟

 

巴丹岱爾在這裡談的不是死刑沒有用,毋寧是在說死刑太有用了,所以政治人物無法放棄在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的果斷堅決,即使是曾公開表態廢死的龐畢度,也在任內批准三次死刑執行。

「拒絕給予特赦的他,在人民眼裡便是個為了保障集體安全、在任何阻礙面前都不會退縮的人。」巴丹岱爾這樣解釋龐畢度是如何利用死刑。

循著這條線,我們能談到死刑的其他幾個面向:民意,與所謂的嚇阻力。

 

死刑的基礎:人民支持/廢死的基礎:死刑無效

「我不認為民調結果可以當作有用的根據,我先不說一時的情勢會如何左右民調結果:假設今天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刑案。隔天的民調一定會顯示支持死刑者的比例大幅上漲。相反地,如果在相對太平的時期做相同的問卷,那麼支持死刑者的比例便會下降。」

巴丹岱爾在一場電視專訪上,這樣回應主持人。而這樣的說法,也同時是在表示人們對於死刑的態度,未必都是無法撼動的立場。

無獨有偶,在臺灣也曾有學者研究,發現多種因素可以改變人們反對廢死的態度,比如提供死刑相關資訊、提供各種不同死刑替代方案等。研究最後認為,民眾對廢死的態度能夠改變,是因為死刑背後的價值具有不穩定性──比如同時關心冤案但也擔心縱放、對於刑罰的效果,期待要有矯治但也要有嚇阻與應報等等。

因此,整個社會對於死刑的看法既然可以被影響,以民意作為堅持或廢除死刑的理由,或許不是好選擇(這時再回到政治人物對死刑的利用,更可見死刑的「政治性」)。

接著,我們轉個彎來到廢死的立場。

《反對死刑》書中,紀載了巴丹岱爾與精神分析師拉普朗許,在雜誌上的一場對談。其中對於社會為何需要死刑、精神醫學乃至精神分析在司法扮演的角色,有著精彩的論辯。

拉普朗許更在對談裡,提出了死刑存廢討論上理由上的盲點。他認為,死刑不論是存廢任一方,都是以功利主義作為出發點:

「當我看到大量的統計數字,『證實』死刑無法遏止犯罪,沒有嚇阻作用......就算是為了證明死亡沒有嚇阻效用,也不應該如此。而且,如果別的統計資料『證實』死刑有嚇阻作用呢?支持廢死者的立場也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的呀!」

拉普朗許的意思是,這種依靠「有沒有效」以支持某個政策的論證,其實是將死亡作為工具,用來維持社會秩序。這在現代憲政國家是不被允許的做法,近代憲政國家,國家是為了個人而存在,以某人的生命嚇阻他人不可犯罪,就是將人當成工具而非目的。

在這裡,循著同一個思路,大家也能夠思考:若我們不處死犯罪者,目的是要仔細研究犯罪原因,以找出解決犯罪的方法,那是不是也是種「將人當成工具」的功利主義呢?這種作法如果是邁向目標的階段性策略,你能夠接受嗎?

5528932644_47d752f8a5_c.jpg
巴丹岱爾出席2011年法國社會黨舉辦的正義思想論壇。圖/Parti socialiste (CC BY-NC-ND 2.0)

 

死刑為的是什麼?

以上兩個段落,分享了死刑與政治曖昧的關係,也呈現死刑存廢雙方在論證時的不同思考角度。

在這本《反對死刑》中,處處可見巴丹岱爾精彩的雄辯,對人民、對政治人物、對學者,他都秉持著絕對的生命權,為廢死努力辯護。

在巴丹岱爾眾多論述中,對於死刑作用的論述筆者個人尤其印象深刻,他所使用的文字也確實極具力量,作為結尾或能多少感受到何以封底宣稱:那是一個相信信念、相信語言文字真實力量的時代。

「在像法國這樣的一個國家,死刑首先是用來釋放焦慮。所有殺人命案都令人感到害怕,這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害怕激發出我剛才提到、一種死亡衝動的情緒反應。血腥的殺人犯其實也是我們、是我們的臉孔。那張我們無法忍受直視的人類臉孔。因此,在這個當下,深陷焦慮的我們渴望得到解脫。若上溯至法律的宗教起源,我們很輕易地能夠明白,原來讓我們從暴力犯罪所引起的集體焦慮中解脫的,叫做獻祭儀式,也就是以宰殺代罪羔羊平息眾神的憤怒。」

(若是讀者希望挖掘更深的東西,書中巴丹岱爾與精神分析師拉普朗許、哲學家傅柯的對談有更深入的討論。)

 

《反對死刑: 法國前法務部長與死刑的直球對決》
作者:侯貝.巴丹岱爾
譯者:謝歆哲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