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介紹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介紹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於 2020 年曾辦理《後來的我們》展覽,向死刑犯徵件他們在監所完成的書法和繪畫作品進行展出。

 

當時的展覽,我們收集到了很多的回饋,讓更多人認識死刑制度,也開始思考死刑犯並非一個名詞或代稱,而是每一位都是活生生的個人。與你我一樣,有情緒、有感受,或許有不好的一面,當然,也一定有好的一面。 透過展覽和展覽中的所有元素,促使大家能夠更認識死刑的現況,進而思考更多制度的不足與死刑的代價,是我們辦理展覽最大的目標。

 

社會中對於死刑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我們仍深信唯有在符合事實的基礎上認識議題,對議題有更完整的資訊,是發展討論空間的第一步。 此外,這幾年收到的回饋,讓我們深知上一次的作品展,對許多死刑犯而言具備深刻的意義,也是成就感的來源。許多死刑犯已經在監所關上十幾年,甚或二十年。對他們而言,日復一日被關押在監所生活,「自我實現」的需求中早已蕩然無存。

 

因此我們希望延續當時展覽的成果,以相同的名稱《後來的我們》重新出發。一樣將主體交給他們,以第一視角:「我們」,和大家對話。透過作品,直面他們的內心真實的想法,以及多年來的悔悟和感慨。

 

fin_1022bo_han_a2_zhan_lan_jiang_zuo_zi_xun_xiang_pian_zhi_2zhang_v2_gong_zuo_qu_yu_1_0.png

 

 

展覽資訊: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

死刑犯,吃免錢飯?等死?此外還有一些別的嗎?

在台灣怎樣會被判死刑?1.368坪的空間體感上有多擠?死刑犯的手寫手繪作品有多驚豔?死刑犯家人的經歷要多壓抑?那冤案呢?那錯判與錯殺呢?國際上死刑的趨勢又是如何?

邀請你一起來觀展。
用文字、聲音、影像,和一件件作品,直面死刑。

鐵窗外的藍天白雲,象徵自由的空氣。
鐵窗內的孔雀魚,成為生活寄託的必須。
鐵窗下的每一天,死刑犯就這樣恆常走過每個朝夕。

|台北場|
2023/10/28-11/05
新富町文化市場巷仔內教室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10:00-18:00(週一公休)

 

#記者會時間10/28(六)10:00

#講座場次(免費自由參加)

► 系列講座(1)鐵窗內的孔雀魚

時間|2023/10/28(六)14:00-15:0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吳佳臻(廢死聯盟副執行長)
主講|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

► 系列講座(2)廢死ABC

時間|2023/10/28(六)15:30-16:3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羅禮涵(廢死聯盟倡議專員) 
主講|邱伊翎(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 系列講座(3)家屬的心情廚房:品嚐會客菜

時間|2023/10/29(日)14:00-14:5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楊雁(廢死聯盟法務專員) 
主講|美辰(同學,Here we are成員)

► 系列講座(4)犯錯的人也是受傷的人

時間|2023/10/29(日)15:00-15:5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梁組盈(廢死聯盟辦公室主任)
主講|郝柏瑋(彩虹樹諮商所所長/諮商心理師/廢死聯盟理事)

► 系列講座(5)死刑平反之後:冤案當事人的心聲

時間|2023/10/29(日)16:00-16:5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王昱翔(廢死聯盟研究專員)
主講|鄭性澤(死刑冤案平反者)

► 系列講座(6)槍決了,然後呢?

時間|2023/11/04(六)11:00-12:0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餐桌學堂
主持|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
主講|徐自強(死刑冤案平反者)

|台中場|
敬請期待!

指導贊助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主辦單位: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臺中市林李娥教育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所屬出版品
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