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海源:被動仰賴「民意」先改變,無法推動社會改革

瞿海源:被動仰賴「民意」先改變,無法推動社會改革

⊙ 徐沛然

Q:在什麼樣的機緣下擔任廢死聯盟召集人?

A: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成立的初期,就已經參加,並一直擔任董事的職務。在籌備成立廢死聯盟的時候,大家就推我擔任召集人。原本我是想因事物繁忙推辭,但最終還是接下了這個責任。

Q:什麼時候開始關心死刑的議題?
A:就讀大學、研究所的時候,整體來說我自己的思維是屬於自由派。那時候我認為廢除死刑涉及到一個人的核心價值,但當時並沒有想得太清楚。一直到後來思想逐漸成熟,以及參與到社會運動過程中,才確立自己反對死刑,反對國家以制度殺人的立場。

Q:台灣早期的人權運動似乎較少主張廢死?
A:在戒嚴時期,死刑絕大部分是處理政治異己的手段。那時候判死刑多半不是因為犯下重大刑案,而主要是政治理由。但從1970年代之後,比較少以政治因素判處死刑,所以到解嚴前後,廢除死刑沒有這麼高的急迫性,以致於不是當時主要的政治人權訴求。

Q:對於近年來政府重新執行死刑的看法?
A:現任的法務部長曾勇夫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對於死刑,他僅能使用最粗糙,最低劣的理由支持。例如為了治安、依法行政、民意高漲之類的說法,歷年以來,只有王清峰、陳定南等法務部長公開宣示推動廢除死刑。即使是民進黨執政,雖然做到了停止執行死刑,但到最後仍然推給「民意不支持」。馬英九從來沒有說過「堅決廢除死刑」,我感覺他的心態上其實是想要維持,但嘴巴上不敢說不支持。如果真的要說依法行政,為什麼不直接將所有判處死刑的犯人一口氣殺光?而是要轉移社會焦點,或是突然想到的時候就抓幾個來殺?

Q:如何看待「民意」?
A:社會的進步本來就需要仰賴一批人的率先推動。如果說什麼改革都要訴諸民意,民意經常是保守的,經常是要等改革先做了,民意才會跟著改變。就像當初解嚴前夕,如果去做民意調查,恐怕也是絕大部分的民眾會不支持解嚴。訴諸民意不可能搞革命、推動社會變革。

Q:推動廢除死刑現階段遇到主要困難?
A:在推動包括廢除死刑在內的司法人權改革,經常遇到「司法體系」本身的反彈。當年戒嚴時期,國民黨黨國教育培養出來的司法人員,目前很多都還在司法體系內任職,這些人往往是司法改革的阻礙。

Q:如何看待接下來的廢死運動的發展
A:雖然談了很多阻礙,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解嚴之後至今,我們也慢慢地把很多刑法中的「唯一死刑」廢除。目前的法律中,非殺人的罪越來越少可以判到死刑。這部分也可以考慮從法官的量刑去做,減少死刑的判決。透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說我們逐步地在淘汰掉死刑。當然我們在制度面上,希望根本就沒有死刑的存在。但這還需要很多的努力,以目前國民黨執政的態度來看,會非常困難,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要,也沒有動機去推動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