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影展
自2004年初冬,歷經了六屆殺人影展、十五年時日,死刑仍然沒有因其種種爭議而消失在當今台灣,但這漫長的時光並沒有就此虛度,死刑的支持與反對,仍然不斷地在對話,不斷地在尋求解答。
【影評】《沒收人生》:當悲傷與悲傷相加,竟是迸出愛
文/柯昀青(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副執行長)
桑妮・雅各(Sunny Jacobs)的人生際遇,已經哀傷到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竟是真實的地步。
27歲時,她與丈夫無端捲入一場「公路殺警案」,儘管小倆口並非攻擊盤查員警、飛車逃逸、劫持路人的真兇,但卻雙雙遭判死刑。桑妮成為當時美國唯一一位女性死囚,被迫在死牢中單獨監禁了整整五年。34歲時,她的刑度改為終身監禁,終於和家人恢復聯繫,但不到一年時間,桑妮的父母卻因搭上失事班機,雙雙罹難。43歲時,她得知清白的丈夫已用盡救濟途徑,被迫坐上電椅,但臨刑之際,他卻因為導電意外在電火交加中,痛苦離世。直到45歲時,桑妮才重獲自由——彼時的她,失去了愛人,失去了雙親,失去了將近17年的青春,回到這個面目全非的世界。
「我感覺到一股幾乎將人淹沒的哀傷⋯⋯我已經墜入了這個要將人吞噬的深淵。接著我的淚水開始落下,我幾乎都能聽到淚水滴落鞋子上的聲音。」鏡頭前,桑妮正在回憶得知丈夫死訊當下的痛苦往事。儘管隔著攝影機,觀眾彷彿也聽見了淚水滴落的聲音。
不留下憤怒與怨懟,要留下愛
「我決定我不要留下任何憤怒或怨懟的情緒。那不是我希望留給孩子的東西。我希望我能留下的遺產是愛、同理與原諒。」
——桑妮・雅各
桑妮人如其名。儘管她有長達數十年的人生都被迫以哀傷沐浴、以淚水為枕,她的眼睛也裡頭卻閃爍著滿滿的陽光。出獄之後,她投入社會倡議行動,四處演講、分享,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起身關心冤案與廢死運動;於此同時,她努力地賺錢、工作,希望能讓自己站穩腳步、儘早重建生活。正是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來自愛爾蘭的死刑平反者彼得・普林格爾(Peter Pringle)。
在1980年捲入冤案,直到1995年方獲平反的彼得,和桑妮共享許多相似之處——兩人同樣遭法院錯誤認定是「殺警兇手」,同樣遭判處死刑,並被迫在極刑陰霾之下過活,最後,兩人也同樣被迫失去了十餘年的青春。但更重要的是,桑妮與彼得的最大共同點在於,即便兩人都因為冤案,而被迫經歷了一段不應該屬於自己的苦澀人生,但他們卻不約而同地共同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能夠走上的道路:要積極地面對、處理、消化冤案所帶來的憤怒與悲傷,並試著把人生的重心轉移到療癒、和解與原諒。
成為照拂被冤者的暖陽
《沒收人生》(Stolen Lives, 2025)是愛爾蘭導演馬克・麥克勞夫林(Mark Mc Loughli)第二部以冤案為主題的紀錄片。相較於前作《歷劫餘生》(Fallout, 2016),本片更專注於桑妮與彼得的故事,包括兩人的案件歷程、兩人的相遇與互相「放閃」,也包括兩人對於其他平反者的支持與陪伴。
2011年,這兩位死刑冤案平反者,史無前例地結了婚。他們相知相惜、相戀相愛,彼此扶持,並在2014年共同創立了「陽光中心」(The Sunny Center Foundation),打開家門,敞開雙手,接納其他同樣也被迫經歷冤案傷害的平反者,重建生活、相互療癒。
對於被司法錯誤與冤案無端「沒收」了多年人生的平反者來說,桑妮中心儼然是他們重建生活、開拓人生新篇章的重要一站。片中有許多畫面,就是在桑妮與彼得兩人愛爾蘭的住處(也就是桑妮中心)所拍攝的。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被迫走過生死關卡的兩人,身邊總是一片生機盎然——花草樹木環繞,貓狗山羊自由穿梭。實際上,片中第一位現身、來到中心作客的平反者,和彼得所肩並肩完成的任務,就是種樹:他們挖土、移株、澆水。
等待新生。
當人生給你糞便,不妨成為最肥的沃土
如果這是一部劇情電影,歷經這一切波折起伏,觀眾或許已經差不多也做好快樂結局的準備了——可惜,幸福總有時,而哀傷常無盡。
時間快轉,來到2023年12月31日,彼得因病在家逝世,享年84歲。她又一次體驗了失去,以及將人淹沒的哀傷。桑妮的頹喪明顯可見,她依然愛笑,也依然全心關懷、敞開雙臂,擁抱每一位來到中心的平反者,但她心中那止不盡的傷感,幾乎已經濃郁到能夠穿透攝影鏡頭,來到螢幕的另一端。
儘管如此,桑妮所展現的徹底強韌,絲毫未減。她看著桑妮中心成功撐過了衝擊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獨自度過了沒有彼得陪伴的幾年,並在身體健康狀況緩步惡化的狀況下,發展出了新的生活模式,也再次開始嘗試獨力於愛爾蘭接待平反者。
來到紀錄片的尾聲,導演有一段畫面處理得很有意思。身形嬌小的桑妮,駕駛著她用來代步的電動車,在綠意不減的石子路上前行。儘管路途有些顛簸,她仍然要去餵羊。此時畫面中的桑妮背對著鏡頭,越走越遠,沒有回頭;畫面外則繼續播著她說話的聲音。
「也就只能這樣,不是嗎?當人生給你檸檬,你就做成檸檬汁。那麼當人生給你一桶糞便時,你就把它做成肥料!」她無法克制地大笑出聲:「看來我被施了很多肥呢!不如就看看到時候會種出什麼東西,然後我就盡我所能地去孕育它。」
還有生命要孕育,而桑妮從不畏懼哀傷,因為她總能讓哀傷相加,孕育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