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年歐盟臺灣司法交流計畫︱律師參與國民法官模擬法庭經驗
台灣自民國2020年8月12日公布國民法官法,並從2023年1月1日跨入第一階段的施行,相較法國起始於1791年(先引進陪審,後改為參審)、德國濫觴於1877年(先採陪審參審併行,後改行參審),...
寫給王信福的52封信 / 林欣怡
寫給王信福的52封信 / 林欣怡(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信福大哥您好, 很難想像,我們已經認識將近十年了。這十年來,時間過得很快又很慢。還記得2011年7月27日,...
【怕死異語】打破親職的想像:黃致豪X翁麗淑
近年來,殺子後自殺的案件屢見不鮮,從紙尿褲男孩到單親媽媽殺子案,今年年初也曾發生一起軍人殺子後自殺的案例,軍人送醫後仍不治。沒有人知道是否因為他自殺成功才沒有受到輿論撻伐,案件也沒有被廣泛地討論,...
Anti-Death Penalty and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s outraged by the execution of human rights defenders by the Myanmar Military Junta
Anti-Death Penalty and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s outraged by the execution of human rights...
《流氓王信福》:為什麼要幫一個「十惡不赦」的死刑犯著書立論?
文/翁麗淑(廢死聯盟常務理事) 王信福是個死刑犯,這麼壞的人,何以要幫他寫書?一直以來,市面上的傳記或是以某特定人士為主題的書,不都是有名望的人嗎?一個死刑犯的生命經驗究竟要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當然...
台灣還有酷刑?反酷刑的未竟之路:626反酷刑日系列講座紀實
2022年是《禁止酷刑公約》生效第25年,台灣也在今年五月完成兩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數個人權團體選在國際反酷刑日的這天,共同舉辦系列講座,針對「酷刑」、「酷刑而得之證據及其證據能力」、「死刑與酷刑...
【怕死異語】李明哲X林欣怡:從中國政治犯到台灣死刑犯
五年牢獄時光為李明哲帶來的,不只是作為政治犯被關押的深刻經驗,還有獄中極差的生活條件導致過敏、狂流鼻水的症狀。李明哲調侃自己是在中國監獄做田野調查的人權工作者,在這次的訪談中,...
王秉華: 情緒失重的自由落體
2020年3月13日,引起社會高度矚目的新店隨機殺人案。22歲的王秉華拿刀刺殺陌生路人,造成對方死亡。王秉華僅因與妻子細故口角,遂做出隨機殺人行為,讓在路旁等著接姊姊下班的機車騎士無辜遭殺害。
【新聞稿】讓酷刑歸零 立即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 民間團體聯合記者會
本週日6月26日「支持酷刑受害者國際日」,是在紀念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之一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在1987年這天正式生效。包括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