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鐵鎚殺人案判決評析──在罪證確鑿的案件直面死刑
「不判死刑」不代表被告「不用付出代價」,「無期徒刑」也不必然「25年後一定會假釋」。本案並不是一個「縱放」的判決,它是一個「謹慎用刑」的判決──國家刑罰權勢必要發動,但應該要節制地發動。(Photo...
【怕死異語】時代的接力:張育萌X廖品硯
走過民主化的台灣是少數仍保有死刑的現代民主國家,死刑的高支持率似乎意味著大眾尚未看清死刑的本質。死刑是國家剝奪人民生命、最極端的國家暴力,威權時代的台灣執政者也曾利用死刑對付異議人士。...
【廢死星期四】鐵鎚殺人案的終局:憲判8與死刑再思考
憲判8判決再度確認了律師長久以來針對嚴謹審判程序的主張,但劉志明案終局判決並非僅因憲判8判決的影響,而是透過辯護團隊的努力、家屬的陪伴與被告自身的表現才未被判死刑。...
When Will There be Light at the End of Darkness? Response to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 Judgement 113-Hsien-Pan-No.8 (2024)
When Will There be Light at the End of Darkness? Response to Taiwan Constitutional Court Judgement...
廢死聯盟聲明:回應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
黑暗的盡頭何時會有光? 回應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0240920新聞稿 如果,憲法法庭堅守人權捍衛者的角色,宣示死刑違憲,將能引領台灣社會超越復仇、嚇阻的直覺反應...
死刑:生命文化的傷口
「他們殺人犯殘不殘忍?可不可惡?該不該死?」但在法治國家概念裡,這一個問題所要問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作為統治者的國家可不可以殺人、殺死自己的國民?」殺人犯可能殘忍,但殺人犯的殘忍,...
【廢死星期四】在台灣的土地長出死刑存廢的哲學思辨
死刑是一項公共的議題與政策,從哲學角度切入可以思考更多面向:整個社會如何面對殘忍?社會如何有一套穩定制度,使得我們得以共同生存?面對殘酷的犯罪,我們都會感到憤怒,然而除了死刑之外,...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自願關閉感情,然後就習慣所有的冷酷死亡
其實「麻木」是一種保護機制──閱讀災難與戰爭倖存者的口述史,可以從中發現一種普遍反應:當所愛的人、珍視的事物逐一消滅,留下來的那個人就會對一切「失去感覺」。假如苦難無窮無盡、...
覺得「廢死該聽民意」之前?先聽聽民意怎麼說?
除了簡單地選擇「支持」或「反對」死刑,不同立場的人有可能坐下來好好討論嗎?廢除死刑和替代方案的討論並不是現在才開始,廢死聯盟主辦的「全民做伙參詳—死刑替代方案」公民審議提供社會大眾好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