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你不該殺我外婆,所以我不要變得跟你一樣—訪李宣毅律師
2018/03/12
如果我們認為最該被保護的價值是「生命權」,在任何狀況下人都不能殺人,我們的核心是「生命是最高的價值」。當你殺了我的親友我會感到生氣,就是因為你破壞了這個核心價值。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要變得跟你一樣,...
無止盡的愧咎、牽連與補償——訪某死刑定讞者之雙親
2018/03/12
身為加害者家屬,那些層層包覆的愧咎與苦痛,每日每夜不曾停止,真正的和解與放下,竟似永遠沒有到來的一刻。所謂寬容,也成了人生的奢求品,只能聽說,難以感同身受。
多數民意認為「沒有殺人就不應判死」
2018/03/12
如果只是概括性地詢問受訪者是否支持廢除死刑,得到的結果是很不穩定的。在我們提示幾種謀殺案例後,就會全面翻轉這種概括性的結果。只有在女童遭遇隨機殺害這類案例,才會有壓倒性的比例強烈反對廢除死刑,...
民意並未「堅決地」反對廢除死刑
2018/03/12
反對廢除死刑的民意有驚人的成長。這是由於調查與抽樣的方法所致?或者是因為2012年和2013年的調查前發生的死刑議題引起大眾的情緒以及關注?這個問題在此無法作明確地評估,...
要不要死刑:難以簡單化約的民意
2018/03/12
對於廢除死刑這個終極目標而言,民意的關注會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可以支持「多數民眾支持死刑」這個說法的證據之一,當然來自民意調查的結果;但是,謀殺案件被害者以及其家屬的代言人也施加了不少壓力。...
第一次走進法院:翁仁賢案法庭觀察
2018/02/05
法庭觀察 第一次走進法院:翁仁賢案法庭觀察 鍾雅芳(廢死聯盟實習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2016年2月7日,在除夕夜的這天,桃園市龍潭區的翁家發生一件縱火案。...
「怕死讀書會《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活動側紀
2018/01/24
廢死星期四 「怕死讀書會《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活動側紀 梁廷瑋(廢死聯盟志工、文化大學法律系學生) 「破壞性行為是人類固有的可能性,這一點我們無法改變,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人性。我們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