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廢死話重點

文/廢死聯盟秘書處

廢死聯盟秘書處同仁分別回顧過去一年意義重大、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議題,在此與「廢話電子報」讀者共同分享。

一月  

《死刑的盡頭》出版,談國際人權公約在死刑個案的運用

從2012年12月最高法院開啟死刑量刑辯論後迄今,台灣死刑定讞判決逐年下降,2005年至2012年間的死刑定讞人數有66位,而2013年至2022年之死刑定讞人數則為9位,整整差了七倍之多,其中裁判實務個案運用國際人權公約於死刑案件是個重要關鍵。廢死聯盟出版《死刑的盡頭》乙書,從《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以及《兒童權利公約》三個已經國內法化的公約和死刑的交會,透過判決梳理出台灣近年來的死刑案件判決樣貌及刑事法的變遷。(慈偉)

si_xing_de_jin_tou_2_0.jpg

《死刑的盡頭》書影。圖/廢死聯盟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藉口對烏克蘭發動侵略與戰爭。

三月  

《流氓王信福》出版,獲金典獎肯定

堪稱文學界「奧斯卡」的台灣文學獎,2022年共有超過兩百部作品參賽,各類型入圍作品共有三十部,競爭之激烈、作品之多元,可想而知。張娟芬撰寫的《流氓王信福》自初審即獲得評審青睞,最終榮獲「金典獎」。《流氓王信福》描繪死刑冤案王信福的故事,從他的成長背景到「被流氓」的過程,以及他如何捲入這場扭轉命運的案件。王信福的一生與台灣民主發展、法治進程緊緊扣連,他的冤很早就開始了,希望透過《流氓王信福》能讓更多讀者多看一眼正在等待救援的王信福。(佳臻)

延伸閱讀:2022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張娟芬《流氓王信福》

美國犯罪被害者家屬人權運動者瑞尼.庫欣逝世

美國的「犯罪被害者家屬人權協會(Murder Victims' Families for Human Rights)」發起人暨前執行長瑞尼.庫欣( Renny Cushing)因父親被謀殺,切身的感受讓他投入犯罪被害者家屬人權運動,但他也同時反對死刑,並於2012年擔任新罕布夏州議會代表時積極推動人權相關法案,包括2019年促成該州廢除死刑;直到3月7日過世之前,他都還在為各種人權相關法案努力。他來過台灣多次,無論是受廢死聯盟邀請或參加相關會議,他對廢除死刑運動的跨國串聯不遺餘力,身為人權倡議者,我希望像瑞尼一樣「修法不輟,至死方休」。(組盈)

20130414-renny.jpg

瑞尼.庫欣(第二排左三)2013年來台與廢死聯盟「被害人工作小組」進行交流後合影。圖/廢死聯盟

四月

新加坡執行死刑,引發爭議

今年新加坡一共執行了11件死刑案件,全數都是毒品犯罪。談到新加坡,不少人第一印象是作為亞洲金融重鎮、國際航道樞紐、坐擁國際化的象徵。然而卻鮮少人知道,在人權議題上,他們仍然是非常落後且蠻橫的。今年的11起死刑執行中,多數當事人都屬於智力障礙邊緣,或案件在調查和審理中沒有落實公平審判等瑕疵。其中最受到矚目的是馬來西亞籍的納根(Nagaenthran)案,他在2009年因運毒遭新加坡判死刑。納根來自貧困的家庭,且是一名智商低於平均值、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他的精神狀況、心理狀態,會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對事情的判斷。他的死刑執行令無預警地在關押十年多後傳來通知,也因此湧入大量國際救援聲浪和連署,馬來西亞首相甚至致函給新加坡總理,呼籲暫緩執行。遺憾地,最終仍未能阻止新加坡政府殺人。(羅禮)

xin_jia_po_da_shi_guan_kang_yi_.jpg

馬來西亞人權團體至新加坡大使館外抗議。攝影/亞洲反死刑網絡ADPAN 研究專員Sky Siaw

4月15日,遭中國關押五年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平安返台。

li_ming_zhe_.jpg

由眾多台灣民間團體組成的「李明哲救援大隊」過去五年來救援行動不斷。攝影/台灣人權促進會 張馥如

五月  

第三次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我國第三次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於2022年5月舉辦,最後的審查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中,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相關議題的部分則有26點(即第67-92點),其中死刑議題占了7個點次,超過四分之一的篇幅,顯示出國際審查委員對死刑議題的重視。這7個點次意見大致上為:「(1)使用死刑數量的變化趨勢、(2)對於政府尚未正式暫停使用死刑之不滿意、(3)民意並不能作為未能暫停執行死刑之理由、(4)尚需研究死刑替代方案不能作為推延廢死行動的理由、(5)死刑就是酷刑、(6)台灣政府各機關就廢除死刑及停止執行死刑應立刻採取行動、(7)呼籲將旨在廢除死刑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項任擇議定書》以與兩公約相同的方式納入我國法律秩序」,這7個點次涵蓋各級政府機關權責,也我台灣接下來重要的廢死方針及步驟所在。(慈偉)

延伸閱讀:該向死刑說再見了— 兩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與建議關於死刑點次的評論

六月

馬來西亞朝野討論醫用大麻除罪化及廢除唯一死刑

馬來西亞死刑一名60歲病人因涉嫌吸食大麻來緩解癌症疼痛而被捕,同年並有馬來西亞籍智能障礙者納根因販毒在新加坡遭執行死刑,引發朝野討論醫用大麻除罪化以及廢除唯一死刑。在馬來西亞,當病人使用醫用大麻時,將被判以重刑甚至處以絞刑,走私毒品、謀殺與叛國等罪名都是唯一死刑,事實上馬來西亞政府在2018年即宣布暫停執行死刑,但唯一死刑(或稱強制死刑)的規定並沒有更改。2022年一位為減緩癌症疼痛服用醫藥大麻而被判以死刑的案件進入法院,以及另一位智能障礙者因販毒在新加坡被執行死刑,引發社會討論醫用大麻的合法化、以及將毒品犯罪從唯一死刑改成其他替代刑罰。(小豌)

ma_lai_xi_ya_zhu_guang_shou_ye_.jpg

馬來西亞廢死及人權團體為納根(Nagaenthran K Dharmalingam)請命,進行燭光守夜活動。攝影/亞洲反死刑網絡ADPAN 研究專員Sky Siaw

七月  

緬甸執行死刑,引起國際公憤

「停止濫殺人民!」在台緬人聚集在一起喊出這樣的口號!緬甸上一次執行死刑是1988年、超過三十年前,久到在我從事廢死運動二十年來的經驗中,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天要為緬甸的死刑發聲。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後,民主之路再度遍佈血跡,軍政府用死刑來恐嚇人民,繼七月份處決了四位反對派人士後,在十一月的密門軍事審判中又判處了七名青年死刑,緬甸目前累計近140名死刑犯。緬甸的的死刑執行方式是絞刑,可能因為重量計算錯誤的關係,被執行的反對人士中,覺敏友並沒有立即死亡,而是在執行台上掙扎了12分鐘之久。死刑就是國家拿來恫嚇人民的工具,在台灣過去白色恐怖時期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死刑從來都不是公平正義,死刑的本質在這次緬甸的死刑中表露無遺。(欣怡)

mian_dian_kang_yi_.jpg

人權團體於「緬甸街」(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集會,譴責緬甸政府執行死刑。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前排右二)及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前排右一)共同參與。攝影/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Mido

八月

「信福和順」街講,為死刑冤案發聲

二十五年前的8月13日,江國慶蒙冤遭死刑執行。去年的這一天,「信福和順志工團」來到西門町街頭進行短講倡議,同時說明邱和順和王信福案件中的疑點,並且仍在等待救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年輕世代的朋友,已經連江國慶都沒有聽說過了,對他們而言那已經是上個世代的事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司法不公正不真如他們以為的是上個世代才會發生的事,邱和順、王信福雖然都是1990年代發生的案件,但仍然是現今司法可以面對錯誤並做出對的選擇的時候。在西門町熙來攘往的捷運出口前,藉由團隊成員一一拿著麥克風、說明各自站在這裡的理由,是我們首次嘗試的方式,也成功吸引了不少路人停下來聽、索取我們發的文宣和傳單。讓我們相信未來或許這會是一個可行的管道,站在街頭上與民眾面對面的對話。(羅禮)

813xin_fu_he_shun_jie_jiang_tu_-xiang_gang_bian_cheng_qing_nian_sky.jpg

王信福、邱和順救援團體與志工於西門町進行街講。攝影/香港邊城青年Sky

台南殺警案引發警察值勤安全討論,廢死聯盟遭波及

去年八月份,兩位警察在工作中追捕竊車嫌犯過程中殉職,引發台灣社會高度關注,整個案件牽涉的討論議題包含司法大公開的媒體風向之亂、警察訓練與用槍時機和執勤安全議題等,同時,在廢死議題並非該案重點的階段,部分民眾與媒體風向仍將焦點轉移到對廢死聯盟的抨擊乃至威脅。這是我加入組織後第一次經歷這樣的集體風暴,和同事們接了不少電話,有些民眾只是想來嗆聲放話、傳遞情緒,也有人願意多停留一些時間讓我們把握機會分享組織的工作或視角,也有民眾以及同學(死刑犯)替我們打抱不平並給我們鼓勵。這個歷程也再次顯現出公眾對話教育的重要性。(小豌)

十月

殺人影展:致你我的惡,治你我的惡

自2003年起,廢死聯盟每三年舉辦一屆「殺人影展」,至今邁入第七屆。殺人影展(Murder by Numbers Film Festival)想談的是「殺人」與「被殺」;有人因為各種原因殺害他人,殺人的成為加害者,被殺的成為受害者。加害者被判死刑,國家則以正義和全民的名義「殺掉」加害者,從此,殺人的是國家,而加害者則成了死刑的受害者。殺人影展藉由電影和紀錄片帶領觀眾打開視野,共同探討在殺人之前與之後的議題,透過影片放映、映後座談、影評等方式,一同深思如何避免傷害重複發生,以及死刑制度存在的意義,開幕片「自由不自由」映後座談則首次透過連線與美國死刑犯進行對話。第七屆殺人影展在台北、台南舉辦,後續並於高雄、台中、新北市及大專院校舉辦「生死之間」巡迴展,放映影片來自台、美、日、法、星、瑞士及伊朗等國,每個影片涵括不同重點,包括(死刑犯)待死現象、死刑關係人(被害者及加害者家屬、獄卒等)、女性死刑犯、冤案、國家權力/暴力、獄政、更生、媒體、霸凌、犯罪成因、軍事審判等主題,吸引共計約四千觀影人次。片單及影評可參考「殺人影展」網頁。(佳臻)

ying_zhan_.jpg

第七屆殺人影展吸引舊雨新知前來觀影,討論死刑相關議題。圖/廢死聯盟

世界反死刑日:死刑是一條遍布酷刑之路

2022年10月10日世界反死刑日的主題為「死刑—遍布酷刑之路」,意欲反思死刑、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從審前的偵訊階段、案件審理過程,到等待死刑執行所造成的身心理狀況,也包含基於性別、階級、種族等因素的歧視而遭判死刑或受酷刑的對象。廢話電子報訪談了五月甫獲釋返台的李明哲與執行長林欣怡交流關於酷刑、死刑和待死現象的想法。李明哲在訪談中提到,以國情不同為由延宕廢除死刑的推動,就如同中國政府最常說他不能執行西方的民主,是因為中國有自己特殊的國情,但這樣的說法背後其實是獨裁者的邏輯。(奕靜)

延伸閱讀:【怕死異語】李明哲X林欣怡:從中國政治犯到台灣死刑犯

world_day.jpg

第二十屆世界反死刑日海報,主題為「死刑—遍布酷刑之路」。圖/世界反死刑聯盟

憲法法庭開啟「更二連身」等法官重複之釋憲案件審理

「法官重複」所涉及的是程序不正義,代表案件無法被公正、客觀地審視,因為我們難以期待法官有勇氣推翻自己過去所認定的「正義」。在一般案件中,許多當事人可能會覺得吃了點小虧,只是被判多關幾年或是多賠一些錢;但在死刑案件中,被犧牲的會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自2015年以來,陸續有許多死刑犯以此為題聲請釋憲,時隔七年,憲法法庭終於願意審視「法官重複」所引發的程序不公,期望大法官可以鼓起勇氣,解決不適當的法律。(楊雁)

延伸閱讀:一人應考,全班當掉──憲法法庭變成「不公平法院」

十一月

11月15-18日,第八屆世界反死刑大會(相關報導請見回望—第八屆世界反死刑大會)。

11月26日,地方選舉投票日。

死刑犯爭取投票權

死刑犯被剝奪的是生命權、自由權、被投票權、擔任公職的資格,而非被全然剝奪「身為台灣公民的權利」,既然同為台灣公民、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死刑犯也有權與我們一起決定國家的未來。但實務上往往因為各種行政因素,例如:戒護不方便、投票所不能設在監所裡面等;也或者因為對死刑犯的歧視,而認為他們沒有資格投票。死刑犯們一起爭取投票權,展現的是對公民義務與權利的渴望,也是對活著的期望;同時,也是對國家是否能夠落實每個人民權利的挑戰。(楊雁)

十二月

平安夜這天,為「信福和順」跑馬拉松

國際特赦組織每年都會舉行「寫信馬拉松」,這個活動始於波蘭分會,他們決定24小時接力、不間斷地寫信聲援世界各地受到人權侵害的人們;在這裡,「馬拉松」用來形容不間斷寫信這件事。今年台灣分會也在北、中、南、東部各舉辦一場寫信馬拉松的活動,特別的是,這次台灣分會首次將「寫信」和「馬拉松」都變成動詞,舉辦真正的馬拉松,不只寫信,也要為人權而跑!在平安夜這一天的清晨,天濛濛亮的時候,廢死聯盟集結好友與志工為邱和順、王信福這兩個死刑冤案組成「信福和順」馬拉松小隊,在腳下不同的里程中用力呼吸、向前邁進,共同為平反的長征努力!(奕靜)

xin_fu_he_shun_ma_la_song_.jpg

「信福和順」馬拉松小隊。圖/廢死聯盟

2022年更多國家廢除死刑

今年有多國廢除死刑,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尚比亞,這個趨勢顯示廢除死刑、支持生命及人性尊嚴,已是不分種族、文化、宗教的共同價值,儘管仍有政府以「維穩」之名,利用死刑恐嚇和鎮壓反對派;或是以民意支持死刑之由,不願面對死刑的真相,廢除死刑運動的國際趨勢仍然持續前進,將人道精神散播到世界上各個角落。(組盈)

零執行、零定讞,迎接「雙零」Year Two(兔)

在2022年最後一個上班日結束那一刻,我們確認了台灣第二年沒有死刑定讞判決也沒有任何死刑執行,鬆了一口氣,但並沒有更多的開心,只感受到滿滿壓力。沒有死刑執行並非是法務部長遵循人權規範及公約下的政策,而是因為所有死刑個案有重要的釋憲議題進行中,依法不能執行;沒有增加死刑確定個案或許可以歸功於有更多的法官遵守各項國際公約規範而做出的決定,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律師們的有效辯護所致。台灣離慶祝廢死那一天還很遠,雖然達到「雙零Year兔(第二年)」,但台灣還有死刑制度,法院也持續判決死刑,法務部長更是千百個願意簽死刑執行令,如何讓台灣社會了解死刑帶來的問題,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欣怡)

tu_nian_2.jpg

歲末祝福:願大家兔年平安順遂。圖/林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