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影展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24min | 紀錄片 | Documentary | 2014 | Australia

language: English | subtitles: Chinese

簡介

     2005年有9個澳洲青年企圖從印尼峇里島走私8.3公斤的海洛因去澳洲,因走漏風聲在峇里島被捕所以稱之為「峇里九人組」。9 個人當中華裔的首腦Andrew Chen 跟印度裔的蘇庫馬朗2 人被判處死刑,其餘7 人則為終身監禁及18到20年不等的刑期。導演深入峇里島拍攝這個故事並將Andrew Chen寫給迷惘少年的一封信完整公開呈現。Andrew 到底為何會步上走私毒品這條路,而他又會對年輕時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你即將看到的影片,是死刑犯安德魯 陳,在柯洛布坎監獄中服刑時所製作的。他在2015年4月29號凌晨12點25分,與其他8位死刑犯一起被處決了。

     安德魯的願望是盡他所能的協助所有的年輕人,讓他們知道毒品的危險。這部影片包含了他給大家的最後一些話,一封寫給15歲安德魯的信。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15min | 紀錄片| Documentary | 2016 | Taiwan

Language: Chinese | Subtitles: Chinese

     死囚鄭性澤,2002年因涉及豐原十三姨KTV殺警案,於2006年被判處死刑定讞,而他始終喊冤,表示自己並未開槍。

     2014年,監察院為其提出調查報告,認為偵審過程有重大違法瑕疵;檢察總長亦曾為其提起非常上訴,經最高法院駁回;律師團3次聲請再審,也均遭駁回。

     2016年3月18日,此案罕見地由檢方提出新鑑定向法院聲請再審;5月2日,台中高分院裁定本案開啓再審。5月3日,鄭性澤步出台中看守所。

     這部影片貼身紀錄了鄭性澤釋放後的48小時,於強勢媒體鏡頭外,呈現一名死囚重獲自由之過程經歷。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The Murder by Numbers Film Festival (殺人影展3:亞洲與世界的對話), featuring films and documentaries on the theme of the death penalty, is on from 8-10 October in Taipei. It will be followed by screenings in Hsinchu and on university campuses later in the month.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10/23() Sat.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台灣 ‧ 2001 ‧ DVD ‧ 彩色 ‧ 57分鐘 ‧ 普遍級

Taiwan ‧ 2001 ‧ DVD ‧ color ‧ 57 mins ‧ G ‧ English subtitle

■台北場:10/8 19:00 映後座談:林永頌、盧菁、盧萍、蔡崇隆

■校園場:10/19 13:00 映後座談:盧映潔、管中祥、蔡崇隆(中正大學)

■新竹場:10/24 14:00 映後座談:潘美玲、蔡崇隆、李仰桓

導演:蔡崇隆 (Tsai Tsung-Lung)

劇情簡介: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Rev. Carroll Pickett (photo by Kevin Horan, courtesy of IFC and Kartemquin Films)

美國 ‧ 2008 ‧ DVD ‧ 彩色 ‧ 99分鐘 ‧ 輔導級

USA ‧ 2008 ‧ DVD ‧ Color ‧ 99mins ‧ PG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香港 ‧ 2001 ‧ DVD ‧ 彩色 ‧ 106分鐘 ‧ 輔導級

HK ‧ 2001 ‧ DVD ‧ color ‧ 106mins ‧ PG ‧ English subtitle

■台北場:10/10 19:00 映後座談:薛欽峰、黃默、丘延亮

■校園場:10/18 13:00 映後座談:盧映潔、馬躍中(中正大學)

■新竹場:10/23 19:00 無映後座談

導演:邱禮濤(Herman Yau)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阿潑(媒體工作者)

     前陣子,新馬地區因為一起青年運毒事件而掀起死刑和罪罰的討論。22歲的楊偉光因生在馬來西亞沙巴一個貧窮破碎的家庭,他16歲便獨自到西馬謀生,沒有受太多教育,如同許多走上歧路的青少年一般,因為運毒在新加坡被捕,在這個國家,即使殺人都尚可寬容,唯有毒品是無法通融的死罪。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積極援救楊偉光,甚至援用台灣昔日個案湯英伸的故事申論罪犯的養成和社會的忽略脫不了干係:「來自破碎家庭並非犯罪的藉口,但若社會有提供社會安全網,讓他接受基本教育,獲得基本溫飽,也許他就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援救團體代表這麼說。他們希望給楊偉光第二次機會。


     國家時以「保護社會」為由訂定嚴苛刑罰,認為可以恫嚇犯罪者或者「潛藏的犯罪者」,但人並非天生的罪犯,追究起來多不離社會之過:資源分配不公甚至是階級或族群的歧視等等。若僅只以嚴刑竣法「處置」這些罪犯一如丟棄垃圾一般,便不會反省並補救社會上諸多的問題,更不會減少犯罪。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文:周星星

     法國的電視週刊《電視全覽》(Télérama) 第一句講什麼?「誰還記得我們法國是西歐國家裡面最後一個還在執行死刑的國家?」周星星我特別為此檢查一下該項資訊的正確性(見〈已廢除死刑國家〉),的確,法國遲至一九七七年都還在把罪犯的身體一刀切成兩塊──用斷頭臺依舊是法國殺死罪犯的方式──,連西班牙很可能都還是因為佛朗哥獨裁政權的關係才在一九七五年最後一次殺死罪犯,遑論西歐、北歐這些進步民主國家最遲在一九五○年代就已經停止執行死刑(但英國在一九六○年代有一樁社會案件引起公憤,卻也是最後一次執行死刑;此案件還被拍成電影)。

     然後,我們有《廢死刑》(L'Abolition, 2008) 這部電視影片,改編自侯貝˙巴丹戴爾 (Robert Badinter) 所寫的《處死》(L'Exécution, 1973) 跟《廢死刑》(L'Abolition, 2000) 這兩本書。事實上,是侯貝˙巴丹戴爾他自己向製作人尚˙南克里克 (Jean Nainchrik) 毛遂自薦,希望他能夠把那兩本書改編成電視影片,好讓年輕一點的觀眾知道當年法國反死刑的奮鬥歷程。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影展緣起 origin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後)
殺人影展

在死刑生產線上…

     影展的名稱似乎太聳動:殺人影展。讓人忍不住再看一眼,再確認一次,「真的是殺人影展嗎?」

     2003年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主要由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輔大和平研究中心、東吳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台北律師公會等等團體發起成立;2004年就舉辦了【殺人影展~murder by numbers】。當時沒人、沒錢、沒有經驗和資源,憑藉著就是一份:要讓社會大眾有機會思考「死刑」真面目的這種信念。

     過往廢除死刑運動總是停留在菁英層次理論的辯論, 但人的生死如何能「辯論」出一個結果來?因此,我們希望可以開啟更深入的公眾對話之可能性。

     2004年邀請了十部國內外的紀錄片、劇情片,連續五天23場次的播放,再加上多場的導演映後座談、記者會、研討會,的確成功的讓原本完全不關心這個議題的社會大眾開始思考死刑的問題。大家漸漸看見了死刑犯的面貌,以及死刑背後的更多社會問題需要去面對。

     當初影展名稱叫殺人,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想凸顯死刑就是國家、制度殺人,不管是否以司法之名、正義之名;另一個想法當然是從宣傳的效應來想,覺得這樣的名字會吸引人。

代表圖片/插圖
Chinese, Traditional
內容分類(舊,nid 257x 之前)
單元分類(舊)

頁面

訂閱 RSS - 關於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