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2025/11/06
編按:凱薩琳.艾波頓(Catherine Appleton)教授為挪威科技大學精神衛生系及聖奧拉夫大學醫院安全、監獄與法醫精神科研究與教育中心資深研究員,她的研究聚焦在「最嚴厲的刑罰(ultimate penalties)」,以及社會如何回應最嚴重的犯罪。 文/艾瑪(廢死聯盟實習生)
在國際特赦組織於今年發布的《2024年全球死刑報告》中,指出除了未公開執行死刑數據的中國外,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正是《一念菩提》所拍攝的國家伊朗。
影片最後,觀眾看到亞倫最終釋出的原諒,雖不完美、充滿矛盾但非常誠摯,這形成本片的核心。這部片最令人心酸的面向之一是,即使單一受害者也會呈現出系列反應—在憤怒和渴望理解之間、在只有上帝才能做出的審判與定罪之間轉換。受害者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改變、不斷學習、不斷在困惑中掙扎。
受刑人,無家者,酗酒者,吸毒者,自殺者,精神病患,未成年懷孕少女……這些領受各色分類標籤的人們,與納粹死亡集中營倖存者之間,可能有什麼共通點?享有國際盛名的匈牙利裔加拿大家庭醫師Gabor Maté應該會說:他們可能都曾在生命中經歷重大創傷事件。
桑妮・雅各(Sunny Jacobs)的人生際遇,已經哀傷到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竟是真實的地步。27歲時,她與丈夫無端捲入一場「公路殺警案」,儘管小倆口並非攻擊盤查員警、飛車逃逸、劫持路人的真兇,但卻雙雙遭判死刑。桑妮成為當時美國唯一一位女性死囚,被迫在死牢中單獨監禁了整整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