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聯合國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下稱禁止酷刑公約)在西元(下同)1987年6月26日正式施行。酷刑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遙遠,本場次將盡可能以生活化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哪些情況會構成酷刑待遇,以及目前台灣仍持續在發生的。國家在內國法化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稱公政公約)
2024年因為憲法法庭做出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下稱憲判8判決),讓死刑成為該年度的司法議題焦點。雖然該判決為死刑設下了許多門檻,包含重申僅能在行為該當最嚴重犯行方得宣判,然而判決亦衍生出諸多後續修法與見解適用上的問題
2024年因為憲法法庭做出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下稱憲判8判決),讓死刑成為該年度的司法議題焦點。雖然該判決為死刑設下了許多門檻,包含重申僅能在行為該當最嚴重犯行方得宣判,然而判決亦衍生出諸多後續修法與見解適用上的問題。
今年3月21日,總統府公布以下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蔡秋明、蘇素娥、詹鎮榮、林麗瑩、蕭文生、陳慈陽、鄭純惠。其中,蔡秋明並為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
【拒絕酷刑 刻不容緩 】——立即通過酷刑公約施行法 建立實質防範機制記者會 民間團體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根據\《2024台灣死刑判決報告:37位死刑犯判決之恣意性分析》,真正有殺人(含未遂)前科者僅4人,其他人如果有前科,多是竊盜、賭博、傷害等微罪,而這些罪行可能與他們原本的社會背景或經濟弱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