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星期四:所有文章

怕死讀書會報導:被誤解的犯罪學

2018-09-03

《被誤解的犯罪學》一書作者湯姆 · 蓋許(Tom Gash)是英國「政府研究所(Institute of Government)」的高級研究員,他在本書對於許多關於犯罪的迷思,而PUMA老師則以三個方面:「傳統」、「理性」、「翻轉」介紹本書,不時對內容進行批判,並提供了讀者對於閱讀的建議。

2018台北國際書展「死刑個案看透透」活動側紀

2018-02-21

2018台北國際書展 「死刑個案看透透」活動側紀 鍾雅芳(廢死聯盟實習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怕死讀書會《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活動側紀

2018-01-24

廢死星期四 「怕死讀書會《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活動側紀 梁廷瑋(廢死聯盟志工、文化大學法律系學生) 「破壞性行為是人類固有的可能性,這一點我們無法改變,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人性。我們就是這樣。但正因如此,正因為我們都是用同一種木材刻成的,只在細微的紋理上有所差別,我們必須辨認出那些犯下醜陋罪行的人也是人─從而在其中也看出我們自己。」--《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後記,頁301。

「下一站,王信福。」活動側紀

2018-01-22

廢死星期四 「下一站,王信福。」活動側紀 梁惟翔(廢死聯盟志工、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生、律師高考及格) 本活動為廢死聯盟定期舉辦的【廢死星期四X死刑個案看透透】(2018年1月11日),藉由死刑個案的分析與討論,讓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台灣目前被判處死刑定讞的個案中,是否存在著一些瑕疵?社會大眾透過主流媒體所報導的個案,通常都僅聚焦在看似已經罪證確鑿的犯罪事實,過於主觀缺乏深度探討的報導,...

「邱和順案最新大法官解釋識讀!」活動側紀

2017-12-15

廢死星期四 「邱和順案最新大法官解釋識讀!」活動側紀 陳柏勳(廢死聯盟志工、東吳大學法律系一年級學生) 2017年12月1日,大法官一口氣公布了兩號釋字,分別是有關受刑人司法救濟權的第755號解釋,以及受刑人秘密通訊與表現自由的第756號解釋,而長期被民間團體及專家學者所聲援之「邱和順案」,邱和順即為該兩號大法官解釋之聲請人。不過,這兩號大法官解釋的事實背景及具體內容究竟為何?...

【廢死星期四。心得】在廢死星期四的思辯時光

2017-04-28

文/蔡宜家(廢死星期四參與者) 攝影/周芳聖(廢話電子報編輯)

【廢死星期四。心得】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2017-04-28

文/梁惟翔(廢死星期四參與者) 攝影/周芳聖(廢話電子報編輯) 關於死刑的存廢議題上,雖在心中早已有定見,但參與廢死星期四還是讓我從更多不同的視野去思考死刑,畢竟在過去的學習經歷裏頭,遇到會有興趣踏入這個議題的人們,大多都是法律或是社會人文科學背景的,雖然討論死刑議題過程中本來就是牽涉到許多社會人文的觀點,但透過不同背景的人來理解死刑仍然是有意義的。...

怕死讀書會《絕歌》快訊--尼伯特颱風 (7月7日16:30更新)

2016-07-07

怕死讀書會《絕歌》快訊--尼伯特颱風 ※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7/7 晚上18:00至凌晨平均風力及陣風皆未達停班停課標準的十級風,平均雨量預測也未達台北市停班停課雨量基準350毫米。為避免造成與會者困擾,主辦單位特此公告本場次讀書會將如期舉行,請各位朋友自行評估風險,外出時注意安全!

給我一張板凳,讓我們撐起一個溝通的可能

2016-04-29

  給我一張板凳,讓我們撐起一個溝通的可能。 廢死聯盟自今年四月起,每週四晚上舉辦【廢死星期四】講座,從不同角度探討死刑與廢死的相關議題。過去一個月,每場【廢死星期四】皆吸引超過30名參與者,遠遠超過廢死聯盟辦公室可提供的空間與座椅。 因此,我們希望募集經費,除了讓我們得以採購板凳,容納更多參與者,也希望這筆經費能夠持續支持【廢死星期四】的運作。   按這裡支持...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