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影展6

關於影展

在這個標榜人權價值的年代,為什麼我們允許極致暴力的存在?走過威權歷史的國家已經紛紛廢除死刑,但在司法信任度極低的台灣社會,為什麼還有死刑這個刑罰選項?為什麼人民會認為死刑可以帶來安全感?每個人對死刑的期待究竟有什麼呢?

這些問題,在台灣社會累積了許多思辨,但也很多人不願意討論。

「殺人影展」希望透過影像說故事,具體的感官經驗,或許可以觸及抽象思考到不了之地,讓更多人願意漂浮在死刑制度思辨的汪洋。

三年一度的《殺人影展》(Murder by Numbers Film Festival)由非政府組織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於2004年起主辦,2007年第二屆「死刑生產線」、2010年第三屆「亞洲與世界的對話」、2013年第四屆「逝去的臉 弒去的臉」、2016年第五屆「國家製造 產地直銷」,到2019年第六屆殺人影展「洞」,台語的念法是Khang。

Khang是洞,也是傷口的意思。我們想說的是,犯罪發生後,不管是這個社會、加害者、被害者他們的身心都有了一個洞、一個傷口,而我們要如何想辦法撫平這些傷痛?那些懼怕、困惑、無助的感受,躲在每個表面和平的日子裡、蹲在每個人我接觸間手足無措,成為日常的動態潛伏因子鑿出一個個孤立的洞?

希望殺人影展是社會對話、理解、療傷的開始。

10月10日是世界反死刑日,今年已經第17屆,每年十月國際間都會舉辦各式活動進行廢除死刑的討論。因此,殺人影展總是在10月份舉辦,這屆影展總計有13支影片,台灣、日本、澳洲、馬拉威、法國、伊朗、馬來西亞、丹麥、英國、南非的劇情片和紀錄片,全部免費索票參與,讓我們一起穿越這些洞,這些Khang...

※場次表
※影展片單
※索票及觀影須知

【影評】《有罪》:啊!我們的國家無能為力,我們人民說他們不是我們的同胞

一如台灣的死刑制度,在決斷的當下依舊充滿政治盤算,在監牢裡度過十年光陰後,他的生命消逝在一個號稱要解決毒品問題的總統手裡,而他絕對的權利彰顯在他最後一刻赦免一位死刑犯。印尼的死刑在決定執行前72小時就會告知被告,在人生最後的72小時裡,Myuran Sukumaran反覆的在拘禁房裡作畫,他畫自己、畫獄警、畫一起要向生命告別的獄友,他在最後一天與家人度過。印尼的死刑有12位執行者,其中只有3個執行者的槍裝有實彈,當牧師為生命禱告最後一刻,當槍聲響起,子彈劃過胸膛,生命畫下休止符。

【映後座談】《有罪》—Maggie Miles、易智言

觀眾提出,在台灣的死刑,沒有72小時,也沒有拍這個片的時間,家屬也沒有見父母的機會、受刑人回顧的時間也沒有,讓人對於死刑感覺到似乎是很恣意的。Maggie Miles回應道,我們的片名是有罪,所以我們並沒有要質疑這些人是不是有罪的。剛剛觀眾的分享(死刑的恣意)同樣連結到我們對於死刑思考的問題,死刑是這麼的恣意殘酷且不可信賴。

【映後座談】《殺了七個人之前》—尤伯祥、郝柏瑋

記錄/林安冬 這部片,欣怡已經看了十遍以上。她說,每一次觀看都還是非常震撼,尤其是它不同於大多數影片將行刑的過程模糊化處理,相反的,本片清楚而直接地呈現了死刑執行當下的過程與死亡結果,逼著觀眾去「直視」死刑。 在影片的一開始,導演便提醒所有人,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這意味著所有人在觀影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與不適,都是真實的。 而本片的導演之所以選擇詳實地將審判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尤伯祥律師認為,這種敘事方式是在回應一個問題:「死刑不是國家殺人,而是法律殺人,我們依法判處死刑、依法執行死刑,這不是殺戮。真的是這樣嗎?」 導演用他的鏡頭回答:「不是的,死刑的本質就是殺戮。」 尤律師說,...

【映後座談】《死刑關係人》—李佩雯、莊林勳

記錄/羅禮涵 死刑制度中的每個角色都在其中有所牽連,每個人的處境都是不容易的,因此這部片《The Penalty》我們將其取名為《死刑關係人》。 李佩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副教授): 三年前的殺人影展,鄭性澤也在場,他是帶領我進入死刑議題很關鍵的人物。 開始關心死刑議題後,我積極把它帶到我的班上。我在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任教,一個訊息要怎麼去影響社會大眾,是我上課的目標之一。我花了好幾個課堂的時間,跟學生一起討論如何喚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思考。 《死刑關係人》或許跟一般討論死刑的電影不太一樣。我試著把它想成懲罰,死刑這件事情到底在懲罰誰呢? 這個電影裡有三個故事線,女兒因為搶劫被殺害的家庭、...

【映後座談】《超危險人物》—郭駿武、巫馥彤

記錄/林佩穎 郭駿武(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 在電影中看到了與現今社會相同,這整個社會環境是如何形塑罪犯三個元素:家庭、學校、社會。台灣社會常有一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這其實就是階級複製,然而階級複製從這三個元素-家庭養成、學校放大、社會受害而重複的。親子共學就是從家庭角度介入,進行家庭教育,不再用單一價值(例:乖巧)去教育孩子,而是先看到、了解孩子的特質再協助發展,讓更多元的可能性冒出來,在不同狀態去得到自我實現。 教育改革緩慢主要因素為以往一直使用單一價值在進行教育,並在教育領域中看教育改革,而當許多的社會爭議浮現時,社會都以謾罵、情緒來因應,...

關於紀錄片「總組仔 Nyapala」沒有說的事情

文/林仲豪(律師) 受廢死聯盟邀請,與曾靖雯老師共同擔任第六屆殺人影展高雄場第二場次映後與談來賓,主辦單位有整理當天的發言概要。我因為事先有看了「總組仔 Nyapal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BYfo4igSo),上網看了一些資料,所以把整理的東西完整的上傳來跟大家分享。 看過記錄片「總組仔 Nyapala」之後,大家會知道原來主角Byson Kaula曾經兩次差一點被處死,但非常幸運的最終沒有被執行。也知道他在監獄中因為協助獄方成功解除一次監獄暴動危機,所以開始擔任Nyapala,成為獄方與受刑人間的橋樑。也聽到Byson...

隨著攝影展與殺人影展於10月20日落幕,每每談到死刑存廢,我們隨即會感受到正反意見的張力,然而這個問題卻只是冰山一角。相較於二元對立的兩種聲音,也許我們要更深一層地來探究,死刑制度造成哪些人、什麼樣的影響?而我們又可以如何面對這些「傷口」?這也是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舉辦殺人影展、攝影展的目的:我們並不是要去說服大眾什麼選擇才是絕對的所謂對的、好的,但我們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試著關注、討論那些平常我們不願意直視的人事物。

看見冰山—攝影展側記

隨著攝影展與殺人影展於10月20日落幕,每每談到死刑存廢,我們隨即會感受到正反意見的張力,然而這個問題卻只是冰山一角。相較於二元對立的兩種聲音,也許我們要更深一層地來探究,死刑制度造成哪些人、什麼樣的影響?而我們又可以如何面對這些「傷口」?這也是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舉辦殺人影展、攝影展的目的:我們並不是要去說服大眾什麼選擇才是絕對的所謂對的、好的,但我們希望有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試著關注、討論那些平常我們不願意直視的人事物。

或許,超級危險人物的危險之處在於對「排除」危險──眼不見為淨──的急切,而忽略讓受刑人或更生人有機會「超越」危險的助力。受刑人復歸社會的路上,各方牽起的支持網絡、再耗盡心力拉起的連結,都可能在「活該」、「報應」、「因果」下輕易的斷送,更別提現實生活中求職謀生的各種困難,對更生來說都是巨大的推力,將他們再次推向監獄。不妨想像一下,如果艾瑞克真實活在我們的社會,你願不願意像看電影般試著了解他?我們如何成為他超越危險的助力而非阻力?

《超危險人物》的危險能否超越?

或許,超級危險人物的危險之處在於對「排除」危險──眼不見為淨──的急切,而忽略讓受刑人或更生人有機會「超越」危險的助力。受刑人復歸社會的路上,各方牽起的支持網絡、再耗盡心力拉起的連結,都可能在「活該」、「報應」、「因果」下輕易的斷送,更別提現實生活中求職謀生的各種困難,對更生來說都是巨大的推力,將他們再次推向監獄。不妨想像一下,如果艾瑞克真實活在我們的社會,你願不願意像看電影般試著了解他?我們如何成為他超越危險的助力而非阻力?

從和現場觀眾互動所得到的回饋,以及在映後座談時與談人和觀眾的對話中,讓我們更加相信:電影確實可以作為一個更貼近群眾的媒介。在不同領域的每個人,平常的生活中或許不見得有太多機會去接觸到這個議題本身,但殺人影展卻成功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透過觀賞一部電影,接收劇情裡所傳達的東西,融入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價值選擇。

擁抱社會上每一個「洞」(Khang)—殺人影展側記

從和現場觀眾互動所得到的回饋,以及在映後座談時與談人和觀眾的對話中,讓我們更加相信:電影確實可以作為一個更貼近群眾的媒介。在不同領域的每個人,平常的生活中或許不見得有太多機會去接觸到這個議題本身,但殺人影展卻成功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透過觀賞一部電影,接收劇情裡所傳達的東西,融入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價值選擇。

以恨難以止恨——專訪王琄

殺人影展邁入第六屆,這次影展的片單中,台灣的片子有兩部,《阿青,回家了》是其中之一。劇中刻劃的困境悲劇,不論是貧窮、犯罪、身心障礙,就發生在我們社會中,而國家仍無法應對,總之先解決有問題的人。本場映後座談王琄不克前來,不過她接受廢死聯盟的專訪,細細道來自己與角色走過的每個心情轉折與體會。

殺人影展高雄場詳細資訊

  殺人影展高雄場詳細資訊   時間:11/08-11/09 地點: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高雄場 Screening Schedule – KAOHSIUNG 11/8(五) 19:00 絞死刑 Death by Hanging 陳采邑 王正嘉 ▲日文/1hr58min 11/9(六) 15:00 清晨五點 It Was 5 In The Morning 總組仔 Nyapala 曾靖雯 林仲豪

【映後座談】《陪審員二號》—錢建榮、鄭嘉欣

記錄/林安冬 錢建榮法官表示,今年是他當法官的第二十年,其中有整整十五年的時間待在刑事庭,而幾乎沒有一個刑庭的法官可以逃避「判死與否」這個艱難的問題,他說,有很多同事甚至為此逃到民事庭去了。 錢法官曾經審過二、三十件的殺人案件,他從沒判過死刑。 在臺灣現行之刑事訴訟法的架構下,通常程序中的第一、二審是由合議庭的三位法官進行審判,而最高法院,即第三審,則是由五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來審理,並且均以「多數決」的方式運作。錢法官說,本片中的陪審員,就像我們合議庭法官的縮影,差別在於美國的陪審制是採取「一致決」的方式,意思是,十幾位陪審員當中,只要有一位持有不同意見,那麼所有的陪審員就必須繼續溝通,...

【映後座談】《審判》《等待》—鄭匡宇、饒兆穎

記錄/王佩淇 鄭匡宇(《審判》製片)說明:「我跟導演有個一樣的想法,我們的著眼點其實並不是死刑該不該廢除。這個故事最原始的想來自於我的一個長篇小說,這是其中一個片段。概念談的是有一個變態,他非常痛很有些人的事不關己態度,以及當人們這樣想這樣做的時候,當遇到實際事情這樣的時候時,他能持續這樣的作嗎?他想去挑戰這樣的人性。我們想要談的是:當你作任何的主張,以你現在的身分、地位、處境,當你遇到那個事情的時候,你還會作一樣的主張嗎?這是我們希望大家去思考的。」 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表示:「這次影展台灣的片子只有兩部,《審判》是其中之一,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片子,很喜歡它的開放式結局。...

【映後座談】《阿青,回家了》—李家驊、黃致豪

記錄/廖思閔 黃致豪律師表示,無論你支不支持死刑,有幾個前提可以思考一下,在死刑還存續的現在,一般我會把這些案件分成兩類,一種是身心狀態異常的狀況、一種所謂這種「正常」的狀態,那這種沒有身心疾患的所謂正常的死刑犯,我們就要看他行為背後的脈絡,去了解他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 其實看這部片最艱難的地方是在於你會發現這些人最終淪落到這個境地,他們原本的立足點跟我們相差其實並不遠,腳只要滑一步就會掉下來。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跟經濟地位、犯罪跟貧窮的關係、跟疾病的關係,我覺得這是死刑做為處理社會的問題的一個方式必須要思考的。這也促使我們反省,即便我們暫且不去看那些所謂罪大惡極、沒有教化可能性的案件時,...

【映後座談】《清晨五點》《總組仔》—林文蔚、賴秀如

文/林安冬 賴秀如(資深媒體工作者、臺灣人權促進會前執委、前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長、現從事輔選工作): 「雖然我們是極少數、極少數的人,甚至連這個影廳都坐不滿,但我相信大家今天聚在一起思考與對話,就會產生一種好的力量,改變會發生,讓臺灣成為一個更安全的社會。」 「廢死聯盟一直以來都是以柔性的態度與大眾對話,這樣溫柔而堅定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秀如曾經參與蘇建和案的救援行動,她表示,那時她感受到,在臺灣,其實是有極大的可能性會發生冤獄,但社會大眾卻不大在乎,令她非常無力。而當時是新聞記者的秀如對於跑司法線的記者同仁們如此信服司法的權威,亦感到相當驚訝,因為她相信媒體應該要站在權威的對立面。...

【映後座談】《厄夜追緝令》—張娟芬、林俊宏

記錄/羅禮涵 林俊宏律師:「這個警員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只是想要幫助他。」 我們對於自己做的事情有不同的評價。跟員警一樣,我們帶入自己的想像,但實際上我們到底是不是在做一個很好的事情?再連結到過去辦案的經驗中,因為律師的身分,會直接跟當事人有所互動。當這個接觸開始深入時,我會開始思考: 我的當事人跟媒體所描述的當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他可能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點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而我們要給他的評價是什麼? 電影中我們看到這個警員在事情的判斷上很快速,這也是我自己在想的:「很容易我們就會陷入自己的直觀裡,我們很習慣自己的思維模式及根據經驗上的判斷,而忽略了自我質疑的過程。...

【映後座談】 《絞死刑》—馮賢賢、謝煜偉

記錄/吳奕靜 謝煜偉老師說明,本片在一次又一次幻想跟現實的交疊當中,迫近現實。片中有出現一句日文是判決中經常出現的「無教化可能性」的意思,然而一個真實的人他勢必是有更多的想像是無法在判決中看出來的。 尤其我們可以注意到本片中,所謂「國家」的概念,Nation其實應該是民族的意思,它在日本的那個時代下展現出朝鮮人在獄的情況,那是一個「排除後內包」的狀態。劇中的姊姊代表的是身為朝鮮民族應有的形象,但最後主角卻也沒有走向姊姊所期待朝鮮民族應有的那個模樣,而是回到在日朝鮮人這個「排除後內包」的身分。 從另一層面思考也可以看到,戰爭殺人或死刑犯執行這兩件事永遠逃不出國家這個裝置之下進行殺人的這件事。...

【映後座談】《第三次殺人》—翁國彥、平路

記錄/羅禮涵 翁國彥律師說:「最有權力去定人生死的人,往往是對真相最不在意的人。這是刑事案件中最令人感到驚悚的地方。」如同這部電影一樣:真相是什麼、知道犯罪人的背景要幹嘛?儘管直到影片的最後仍留給大家非常多的問號,死刑判決還是做下去了。 「台灣有相當數量的法官在處理刑事案件時,最在意的是我能不能夠順利的結案,而非真相是什麼。」 翁國彥律師也分享到他現在手上進行中的案子,該案在最初,犯罪行為人完全坦承犯行,卻在進入看守所羈押兩週後完全否認。甚至出現許多妖魔鬼怪、失去現實感的說詞。但這個案子法官沒有去釐清他怎麼了、他在說些什麼、他的精神疾病是否加重,在一審還是判決死刑。 「...

用電影交換一塊靈魂碎片 殺人影展《洞Khang》新聞稿

用電影交換一塊靈魂碎片 殺人影展《洞Khang》新聞稿 2019/10/20   《絞死刑》這部日本經典的電影提供觀眾思考法與非法的混淆狀態、人性的真實虛幻交錯面貌、國家跟民族之間幽暗複雜的關係,使觀眾意識到沒有人是真正異於所謂「常人」的。                               —謝煜偉,台大法律系教授   日本知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第三次殺人》映現到某些條件下,或許我們也會殺人和被殺,我們跟動手的那個人其實沒有相差這麼遠...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在10月1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由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主持,邀請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及遠從法國巴黎來台灣參與的攝影師克里斯托夫.梅賀Christophe Meireis出席記者會。

第17屆世界反死刑日暨《殺人影展6:洞》《攝影展:關係人》聯合記者會 新聞稿(20191010)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在10月10日召開聯合記者會,由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主持,邀請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Jean-François CASABONNE-MASONNAVE及遠從法國巴黎來台灣參與的攝影師克里斯托夫.梅賀Christophe Meireis出席記者會。

影展索票及入場規則

1. 現場索票:電影開演前30分鐘開放現場索票,一人限領2張,限當日當場次使用。憑票入場,一張票限一人使用,已截角無效,每場次票券數量有限,索完為止。 2. 團體索票:10/19《厄夜追緝令》、10/20《超危險人物》供10人以上團體索票,請於10/15以前私訊臉書「殺人影展」......

場次表

  台北場 Screening Schedule – TAIPEI 日期 時間 片名 映後座談 語言/片長 10/17(四) 19:00 【開幕片】 絞死刑 Death by Hanging 馮賢賢 謝煜偉 ▲日文/1hr58min 10/18(五) 19:00 第三次殺人 The Third Murder 平路 翁國彥 ▲日文 /2hr4min 10/19(六) 11:00 厄夜追緝令 The Guilty 張娟芬 林俊宏 ▲丹麥語/1hr25min 13:30

開幕片:《絞死刑》

開幕片:《絞死刑》

大島渚  | 日本 | 劇情片 | 118分鐘 | 1968  簡介 「謝謝,我們一切依法行政」、「死刑定讞後,政府就應該依法執行呀!」、「廢除死刑也是未來的事,現在這幾個定讞的就應該送去槍決」…… 這些,都是一般人最常聽到要求國家啟動殺人的說詞。 然而,所謂的依法行政,究竟依據的是何種法律,而法律又是如何執行的?問題都深埋在依法行政這個最為理所當然的招牌後,直接阻擋我們的進一步挖掘與檢視。 日本知名的前衛導演大島渚,以一次的死刑執行,盡情嘲諷依法行政的荒誕。同時,大島更敲響了規範的警鐘,提醒各位律法對於真實世界的漠視與反噬。在死刑舞台的後場,有著更多值得我們認真看待的事實。...

閉幕片:《有罪/Guilty》

Matthew Sleeth | 澳洲 | 劇情片 | 82分鐘 | 2017  簡介 本片是以峇里九人組的故事為背景,主角蘇庫馬朗(Myuran Sukumaran)因在印尼走私海洛而被捕,該事件一共九人參與,也被稱峇里九人組(Bali Nine)。 他於2015年4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亞與本案另一名被告Andrew Chan一起被槍決。 在被執行之前,蘇庫馬朗在巴厘島的Kerobokan監獄度過了十年。而這段在監獄的時間,他把所有的注意力投注在藝術上面,在監獄內成為一名創作藝術家。 本片將帶大家進入蘇庫馬朗要被執行前的最後72小時,他帶著得知自己將被處決的心情,在有限的時間內,...

《阿青,回家了/Ching's Way Homes》

周美玲 | 台灣 | 劇情片 | 92分鐘 | 2018  圖/IMDB 簡介 本片描述的是患有妥瑞症的少年,經歷長期的社會歧視和龐大的經濟壓力,最後鑄下大錯的故事。 殺人可以償命嗎?電影用平實的手法呈現,但背後的命題,喚起的是對生死議題的叩問,殺人之後由國家奪取另一個人的生命,真的是正義的展現嗎?片中的受害者家屬給了觀眾答案,但我們能去思考的,或許是從第三人的角度來看,當人們不僅是靠報章媒體的二手報導,就下輕率的論斷時,生命的逝去可以不用另一個悲劇來當作補償。 【影評】《阿青,回家了》—殺人。償命:你我眼中的悲歌,他們生活的正常 映演場次 10/19(六)15:50...

《總組仔/Nyapala》

Emile Carreau | 馬拉威 | 紀錄片 | 30分鐘 | 2018  簡介 拜森.考拉被認定殺害自家農場的工人,因而遭判死刑。他在馬拉威重刑監獄度過23年,三度面臨死刑執行,2015年獲釋。 拜森帶領觀眾進入他的世界,在死牢期間,他忍受孤單與恐懼,經歷妻子過世、自殺未遂等事件,並親眼看到絞刑機器像殺雞一般對待囚犯。因為家人和馬拉威監獄團契的支持,拜森終於迎來他的重生。 出獄後,他持續參與監獄團契,致力改善監獄受刑人的生活,並參加世界反死刑大會分享經歷。 【影評】《總組仔》:抉擇之艱難 關於紀錄片「總組仔 Nyapala」沒有說的事情 映演場次 10/19(六)13:30...

《陪審員二號/Lindy Lou, Juror number 2》

Florent Vassault | 法國 | 紀錄片 | 85分鐘 | 2017 簡介 琳蒂平凡的生活在參與一次重大刑事案件的陪審後變調。 在所有陪審員共同決定下,被告被判處死刑,最後執行死刑。在判決後,琳蒂探視這位死刑犯,卻發現這位被告已經不是在審判當時的那個樣子了。 20年後她決定以拜訪其他陪審員的方式,試圖面對在心中積累已久的痛苦。當時的陪審員在20年後,想法有不同嗎?他們怎麼理解並面對自己當時的決定? 【影評】《Lindy Lou, Juror Number 2》:死刑陪審員的PTSD 映演場次 10/19(六)20:30 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 映後座談:錢建榮、鄭嘉欣 11/...

《審判/The Day To Choose》

李永為 | 台灣 | 劇情片 | 23分鐘 | 2016  簡介 「如果你是被害者家屬,你還支持廢死嗎?」這是廢死運動者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這部短片的劇情很簡單,一名堅持廢死的律師,並有一位堅定支持他的妻子。某天家中闖進2名男子,在他面前將妻子凌虐致死,律師會有什麼選擇?導演不告訴你答案,而是希望帶領觀眾進行思考。 本片入選第69屆坎城影展及獲得美國第13屆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劇情短片獎。 【影評】理念與現實的考驗:The day to choose 審判 映演場次 10/19(六)18:30 台北光點華山 映後座談:鄭匡宇、饒兆穎 點此場次表 點此索票及入場方式

《厄夜追緝令/The Guilty》

Gustav Möller | 丹麥 | 劇情片 | 85分鐘 | 2018 簡介 警官亞斯格因為一場意外的槍殺事件,被迫到報案中心進行輪班,這一天他一如往常的在深夜走進報案中心接班,但一通女子的求救電話,讓這一晚變得驚惶不安。 電話ㄧ通接著一通,他試圖讓訊息、線索與女子所在地的警察資源連結在一起,希望儘可能找到綁架兇手、救援成功。在一室內,辦案過程中的緊迫壓力、焦慮與興奮朝他襲來,而他在這一夜同時也面向自己的困境。 【影評】厄夜追緝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映演場次 10/19(六)11:00 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 映後座談:張娟芬、林俊宏 點此場次表 點此索票及入場方式

《超危險人物/Starred Up》

David Mackenzie | 英國 | 劇情片 | 106分鐘 | 2013 簡介 片名Starred Up的意思為未成年罪犯提早移轉至成人監獄。 19歲的青少年暴力罪犯艾瑞克因為極度暴力而提早2年移監到成年監獄,在獄中依然繼續惹是生非,並重逢了14年未見的父親。父子二代都因犯罪進監獄的原因是什麼?監獄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幫助?誰能夠幫助他們?最後在多方角力與艾瑞克自己痛苦掙扎的過程中,這對父子的結局會是什麼呢? 【影評】《超危險人物》:暴力與愛的辯證 映演場次 10/20(日)11:00 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 映後座談:郭駿武、巫馥彤 點此場次表 點此索票及入場方式

《清晨五點/It Was 5 In The Morning》

Mostafa Heravi | 伊朗 | 劇情片 | 35分鐘 | 2018  簡介 伊朗的死刑執行方式是公開的絞刑處決。 導演穆斯塔法.賀拉維以絕美、深刻的手法,用死刑執行時腳邊踢掉的凳子作為串場道具,連結多位流亡海外的知名伊朗藝術家,從他們的眼光、透過他們的作品,詮釋關於人權、死亡和正義的議題。看似寧靜的畫面和聲音,藝術家們向大眾述說,在他們深愛的國家,死刑背後有著怎樣的殘酷真相。 【影評】清晨五點—這是椅子,還可以是什麼? 映演場次 10/19(六)13:30 台北光點華山 映後座談:林文蔚、賴秀如 11/09(六)15:00 高雄市電影館 映後座談:曾靖雯、林仲豪 點此場次表...

《死刑關係人/The Penalty》

Will Francome | 英國 | 紀錄片 | 86分鐘 | 2018 簡介 死刑並不是一個抽象且遙遠的法律概念,它會深刻影響到許多人。 本片導演過去的One For Ten計劃,拍攝過10位美國死刑倖存者的故事,如今他將更進一步探討「刑罰」問題,更多的死刑「關係人」。 這部紀錄片包含三個故事,一位被冤枉而坐牢15年的死刑犯、一位爭取死刑的執行的母親、以及一位對抗死刑的律師。 死刑是以你我之名、以國家之名而存在,但卻籠罩在不透明的制度下太久了,我們必須透過死刑制度的細節來反省死刑是否是合適的制度。 【影評】三個近距離凝視死刑的故事:《死刑關係人》 映演場次 10/20(日)14:...

《殺了七個人之前/Shepherds and Butchers》

Oliver Schmitz | 南非 | 劇情片 | 106分鐘 | 2016 簡介 1987 年,南非,一名19歲的少年在下著滂沱大雨的傍晚追趕著一輛小貨卡,先把整車人逼到死路,再一一開槍射殺,並把屍體整齊地排列成一排,動機不明。 那是個對絞刑習以為常的年代,儘管對犯罪過程毫無記憶,少年也只能用生命負責?辯護律師企圖從沉默的少年身上尋找犯案動機,卻挖掘出更驚人的真相......。 本片根據一樁震驚南非的真實案件改編,透過法庭上的攻防論辯,帶領觀眾回到南非那個還有死刑的年代。殺戮是艱難的,誰又擁有殺戮的正當性?情有可原能減輕多少殺戮的重量?在律師、檢察官和被告的問答之間,...

《第三次殺人/The Third Murder》

是枝裕和 | 日本 | 劇情片 | 124分鐘 | 2017 簡介 擁有殺人前科的嫌疑犯三隅,因犯下一起強盜殺人而被以「死刑」起訴,精英律師重盛一肩扛起辯護的重任。在兩人在互相了解彼此的過程中,重盛一步步地揭開三隅的真實樣貌,但作為最了解三隅的重盛,隨著愈來愈多的線索出現,似乎也愈來愈不可得知整個案件的發展與動機,甚至連案件的發生與否似乎都有所疑慮? 本片的片名為「第三次殺人」,而在片中已經殺了兩次人的三隅,這「第三次殺人」,到底是司法體系對於犯罪者的制裁、犯罪者對於自我的放棄還是他仍對於社會有所留戀所做的自我犧牲?是不是所有的故事到了最後,都能有個明確的答案呢? 【影評】《第三次殺人...

《等待/Menunggu Masa》

Messrs Seira & Sharizad | 馬來西亞| 紀錄片 | 21分鐘 | 2018 簡介 對於死刑犯而言,執行前的每一天,都是懸而未決的折磨。 然而,對於因為冤案而遭判處極刑的人來說,恐怕多活下來的每一天,都是與「正義」抵抗的關鍵。 曼坦因為一件兇殺案而被判處死刑,然而14年來,兇案的受害者始終成謎、屢次上訴也遭駁回,對曼坦和他的家人而言,為了證明司法制度也有犯錯的可能,多年的等待,換來的仍然是未知。 【影評】《等待 Menunggu Masa》:懲罰的意義 映演場次 10/19(六)18:30 台北光點華山 映後座談:鄭匡宇、饒兆穎 點此場次表 點此索票及入場方式

《超危險人物》以少年的暴力為劍,卻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招招指向更巨大的暴力結構。是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的失能、父權的粗暴、制度的操縱塑造了暴力少年,並將他推入暴力循環的漩渦中。大多數的人都害怕暴力,尤其外顯的肢體或語言上的暴力,卻忽略滋生這些暴力的根源可能就是隱而未顯的制度,毒瘤似的,一代代複制暴力。    如此的暴力循環是否有救贖的可能性?是否有機會如旋轉門一樣轉出不同的方向?

【影評】《超危險人物》:暴力與愛的辯證

《超危險人物》以少年的暴力為劍,卻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招招指向更巨大的暴力結構。是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的失能、父權的粗暴、制度的操縱塑造了暴力少年,並將他推入暴力循環的漩渦中。大多數的人都害怕暴力,尤其外顯的肢體或語言上的暴力,卻忽略滋生這些暴力的根源可能就是隱而未顯的制度,毒瘤似的,一代代複制暴力。 如此的暴力循環是否有救贖的可能性?是否有機會如旋轉門一樣轉出不同的方向?

當藝術家們在片中用吟詩、繪畫、音樂、歌唱、身體、口白、戲劇...等,表達沈重的死亡及死刑,影片本身的畫面跟配樂,卻不知不覺攜手形成一種唯美的、令人陶醉的、詩意的影像氛圍。本片的公開播映網址底下,有幾則網友留言稱讚本片「好美」。這讓我不禁好奇:困難而黑暗的議題究竟應該如何呈現?倡議式的直白論述,與重視美感經驗而拉出的迂迴距離,兩者之間有多少可能性?該怎麼思考「帶著美學距離地討論殘酷議題」跟「殘酷議題被詩意化」之間的差異,及可能的令人不安?甚至「形式」吞掉「內容」的浪漫化危險?或者是,越是無法逼視的現實,越需要用影像之「美」的轉化,讓人能夠接近?

【影評】清晨五點—這是椅子,還可以是什麼?

當藝術家們在片中用吟詩、繪畫、音樂、歌唱、身體、口白、戲劇...等,表達沈重的死亡及死刑,影片本身的畫面跟配樂,卻不知不覺攜手形成一種唯美的、令人陶醉的、詩意的影像氛圍。本片的公開播映網址底下,有幾則網友留言稱讚本片「好美」。這讓我不禁好奇:困難而黑暗的議題究竟應該如何呈現?倡議式的直白論述,與重視美感經驗而拉出的迂迴距離,兩者之間有多少可能性?該怎麼思考「帶著美學距離地討論殘酷議題」跟「殘酷議題被詩意化」之間的差異,及可能的令人不安?甚至「形式」吞掉「內容」的浪漫化危險?或者是,越是無法逼視的現實,越需要用影像之「美」的轉化,讓人能夠接近?

不願處死兇手的母親、死刑雞尾酒白老鼠的律師和無罪開釋後的前死刑犯,他們是本紀錄片中三個故事的主角,共通點是都曾以不同的身份與死刑相連。看完本片以後,我心中沒有解答,反而多了許多疑問。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直是當重大刑案發生時,許多人主張的做法,要讓兇手為了他所做的事負責,並且藉此撫慰被害者家屬的心情,但是,被害者家屬的想法真是如此嗎?

【影評】三個近距離凝視死刑的故事:《死刑關係人》

不願處死兇手的母親、死刑雞尾酒白老鼠的律師和無罪開釋後的前死刑犯,他們是本紀錄片中三個故事的主角,共通點是都曾以不同的身份與死刑相連。看完本片以後,我心中沒有解答,反而多了許多疑問。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直是當重大刑案發生時,許多人主張的做法,要讓兇手為了他所做的事負責,並且藉此撫慰被害者家屬的心情,但是,被害者家屬的想法真是如此嗎?

然後幾個聳動的標題這樣的下著:「當至愛慘死眼前,你還支持廢死嗎?」然後幾個主流媒體的採訪片段裡頭有青澀導演的訪談,他告訴你他德國的朋友與台灣朋友對他的電影不同的解讀,然後在一些報導裡頭,透露出導演拍攝初衷似乎並非僅要讓大家探討死刑而已,而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他的作品,反思當人們親身面對理念的阻礙與經歷時,才得以真正考驗是否能堅持到底、不違背初衷。從上面的訪談來看這部電影,就那麼有點像是電影中帶到的哲學家尼采後世的照映一般,尼采大概也很難預料到,終其一生厭惡反猶主義的他,所闡述出來的超人之說,在爾後卻被斷章取義應用於納粹之上。

【影評】理念與現實的考驗:The day to choose 審判

然後幾個聳動的標題這樣的下著:「當至愛慘死眼前,你還支持廢死嗎?」然後幾個主流媒體的採訪片段裡頭有青澀導演的訪談,他告訴你他德國的朋友與台灣朋友對他的電影不同的解讀,然後在一些報導裡頭,透露出導演拍攝初衷似乎並非僅要讓大家探討死刑而已,而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他的作品,反思當人們親身面對理念的阻礙與經歷時,才得以真正考驗是否能堅持到底、不違背初衷。從上面的訪談來看這部電影,就那麼有點像是電影中帶到的哲學家尼采後世的照映一般,尼采大概也很難預料到,終其一生厭惡反猶主義的他,所闡述出來的超人之說,在爾後卻被斷章取義應用於納粹之上。

雖然沒人能夠證實這個故事的真偽,但就連不支持死刑的人應該也能理解,何以這名錯判無辜的法官會抑鬱而終。絕大多數人從沒想過的是,倘若案件並非冤案,被告並不無辜,當初判處被告死刑的人是否從此毫無牽掛,不曾為自己的決定後悔?判過死刑的人究竟是怎樣想?死刑判決改變了他們什麼?這就是紀錄片《Lindy Lou, Juror Number 2》想要探究的議題。

【影評】《Lindy Lou, Juror Number 2》:死刑陪審員的PTSD

雖然沒人能夠證實這個故事的真偽,但就連不支持死刑的人應該也能理解,何以這名錯判無辜的法官會抑鬱而終。絕大多數人從沒想過的是,倘若案件並非冤案,被告並不無辜,當初判處被告死刑的人是否從此毫無牽掛,不曾為自己的決定後悔?判過死刑的人究竟是怎樣想?死刑判決改變了他們什麼?這就是紀錄片《Lindy Lou, Juror Number 2》想要探究的議題。

在你的人生故事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在這處電影裡看到結局時我們大概都得在心中打上這個問號?厄夜追緝令里的男主角亞斯格在整個夜裡是那個正義的化身,然而在他與電話那頭人的對話中,他透露出他也殺過人,一個年輕人,一個可能做了壞事但罪不致死的年輕人,一個無法主張正當防衛情境的開槍時機,他曾經開了槍殺了某個年輕人。那個花費幾近1小時在你面前看來剛正不阿、忌惡如仇的男主角,短短幾句話就讓他從正義化身,變為一個普通人,一個即便做了錯事,你卻願意讀他的無奈,願意同理他的失誤。

【影評】厄夜追緝令: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在你的人生故事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在這處電影裡看到結局時我們大概都得在心中打上這個問號?厄夜追緝令里的男主角亞斯格在整個夜裡是那個正義的化身,然而在他與電話那頭人的對話中,他透露出他也殺過人,一個年輕人,一個可能做了壞事但罪不致死的年輕人,一個無法主張正當防衛情境的開槍時機,他曾經開了槍殺了某個年輕人。那個花費幾近1小時在你面前看來剛正不阿、忌惡如仇的男主角,短短幾句話就讓他從正義化身,變為一個普通人,一個即便做了錯事,你卻願意讀他的無奈,願意同理他的失誤。

一個人之所以犯罪,極少是這個人某天靈光一閃想要犯罪,這個人只是更大的社會結構中的一員,他的犯罪行為,也是與社會結構的互動。  無奈的是,司法有其侷限,只能針對這一個「個人」給出判斷,而且往往是不確定結果是對是錯的懲罰。  懲罰的意義是什麼?懲罰的效用為何?是我看了這支片子之後,想不清楚答案的提問。

【影評】《等待 Menunggu Masa》:懲罰的意義

一個人之所以犯罪,極少是這個人某天靈光一閃想要犯罪,這個人只是更大的社會結構中的一員,他的犯罪行為,也是與社會結構的互動。 無奈的是,司法有其侷限,只能針對這一個「個人」給出判斷,而且往往是不確定結果是對是錯的懲罰。 懲罰的意義是什麼?懲罰的效用為何?是我看了這支片子之後,想不清楚答案的提問。

因為殺戮本來就應該是艱難的。  「一個人當然可以殺死另一個人,但真正的審判是讓他獄中活著,因為當兇手也被殺死時,就不會留下任何教訓,國家只會失去兩個人的性命」拜森.考拉是這麼說的。

【影評】《總組仔》:抉擇之艱難

因為殺戮本來就應該是艱難的。 「一個人當然可以殺死另一個人,但真正的審判是讓他獄中活著,因為當兇手也被殺死時,就不會留下任何教訓,國家只會失去兩個人的性命」拜森.考拉是這麼說的。

整體來說這部片步調緩慢,以陰天、下雨和雪景為景的場景大量出現,而個角色也時常以眼神、手勢和對話語調來呈現情緒,傳遞了一種完整的抑鬱感。弱勢追求案情抽絲剝繭推理的懸疑片愛好者,大概會坐立難安的看完,覺得搔不到癢處,又讓人心情沈悶;但如果是對於刑事案件中,院檢辯三方的思路、被害者、加害者和雙方家屬的故事有感的人,將會極容易陷入本片之中,被一個一個角色提出的疑問環繞。  受害者是不是好人、自白說辭反覆的嫌犯以及犯案動機,會是影響你認為嫌犯該不該死的原因嗎?這是我在這部電影中,不斷在心中詢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影評】《第三次殺人》:誰的性命值得被奪去?

整體來說這部片步調緩慢,以陰天、下雨和雪景為景的場景大量出現,而個角色也時常以眼神、手勢和對話語調來呈現情緒,傳遞了一種完整的抑鬱感。弱勢追求案情抽絲剝繭推理的懸疑片愛好者,大概會坐立難安的看完,覺得搔不到癢處,又讓人心情沈悶;但如果是對於刑事案件中,院檢辯三方的思路、被害者、加害者和雙方家屬的故事有感的人,將會極容易陷入本片之中,被一個一個角色提出的疑問環繞。 受害者是不是好人、自白說辭反覆的嫌犯以及犯案動機,會是影響你認為嫌犯該不該死的原因嗎?這是我在這部電影中,不斷在心中詢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影評】銜尾蛇的命運:《殺了七個人之前》的啟示

文/馬立軒【中華科幻學會】常務理事、東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殺了七個人之前》(Shepherds and Butchers)改編自目前已退休、定居紐西蘭的前南非資深律師、法官克里斯.馬內維克(Chris Marnewick)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在第六十六屆柏林影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2016)中播映,並獲得觀眾票選獎第三名。根據電影的片頭,《殺了七個人之前》改編自真實事件;有趣的是,原著在國外的一些購書平台上,被歸類在「政治小說」或「推理小說」的類別中。 的確,《殺了七個人之前》很有「社會派推理」的氛圍。電影講述一九八七年的南非...

貧窮,疾病與犯罪,乃是社會一母所生的三胞胎。貧者或病者,與犯罪原本就只有一步之遙:在社會安全網付之闕如(其實連社工與心理師都已經透支過勞)的狀況下,只能等待命運擲骰來決定哪些人掉下懸崖,哪些人苟延殘喘。  你我眼中的戲劇悲歌,被我們拿來作為餵食飢渴靈魂糧食的他人地獄般處境,正是這些他人每日必經、無處可退的「正常」生活。

【影評】《阿青,回家了》—殺人。償命:你我眼中的悲歌,他們生活的正常

貧窮,疾病與犯罪,乃是社會一母所生的三胞胎。貧者或病者,與犯罪原本就只有一步之遙:在社會安全網付之闕如(其實連社工與心理師都已經透支過勞)的狀況下,只能等待命運擲骰來決定哪些人掉下懸崖,哪些人苟延殘喘。 你我眼中的戲劇悲歌,被我們拿來作為餵食飢渴靈魂糧食的他人地獄般處境,正是這些他人每日必經、無處可退的「正常」生活。